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晨曦散文】写给岁月(41)有你们真好
一个人喜欢品茶,并不影响睡眠,确实是修来的福气。而如果有一帮朋友都喜欢,并能喝到她们自己种植,制造的茶,怕是要修几辈子了。
很多年前,源于苏州西园的善缘,结识了赵英立老师夫妇及他的一帮弟子。随,一拍即合,品茶作诗,好不逍遥。在赵老师的点拔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品茶”。
今天,朋友送来了几泡浓香型铁观音,口感真是不错。冲泡之后,想起这些年,我也勉强算个喜欢品茶的人,是谈不上懂茶的,好在身后有赵老师夫妇及其得意弟子韦芳作坚强的后盾。所以,也就敢班门弄斧一下,算是自己这些年品茶的体会吧。
在我认为,品茶的口感很重要,是衡量铁观音品质的关键所在。归纳起来,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入口亲和力:虽说好茶不怕苦,但要是太苦的话无疑让人难以接受,但微有苦感还是可以接受的;几乎无苦亲和力更佳;而涩感是最为忌讳的,好茶怕涩——如果又苦又涩,这种茶质量应该是劣等的,优质茶应该是无苦或微苦的。应该无明显涩感。茶汤入口,感觉茶香四溢,给人甘醇之感,此为好茶第一要素也。
2、口中感受:安溪铁观音的茶汤入口后,先不急于入腹,可在口中轻转,让茶水流遍整个口腔,让所有味觉神经仔细感受,这个时候,茶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如果品饮好茶,会让人觉得妙不可言、口中满扬茶香;倘若苦涩明显,则会进一步放大;另外,不少铁观音会有一种粗感,就是感觉口中某处仿佛被蒙上粗粗的一层(一般为舌头、舌根部),如果粗感不明显且短时间消失,那么应该无妨;但如果粗感强且经久不退,便会令人感觉不适,这也难成好茶。
3、吞咽感受:茶汤滑口还是有阻滞感往往可以在吞咽时感受,高档的清香铁观音的茶汤要求滑口、吞咽时毫不拖泥带水,感觉瞬时入腹,干净利落;而阻滞感强的茶汤在入喉时就没有此等美妙体验了,一般会觉得微有粗糙感,此类茶也难有高等级。
4、回甘回韵:回甘回韵是铁观音最迷人的特性之一,好茶回甘绵长、数小时内仍然齿颊生香,令人大呼美妙。
然而,铁观音的回甘回韵有多种风格:先说回甘:不管是轻发酵茶还是中发酵茶,优质产品在饮后都会立刻喉头泛甘、而后上升扩散到整个口腔,经久不退;但回甘有强有弱、有短有长,一般来说,回甘强则优,但只要可明显感觉出来即可,这种回甘给人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关键在于持久度如何,有些安溪铁观音,茶香、口感等指标都表现不错,但是回甘时间短,基本上喝完就完了,此种茶的等级也不 会高到哪去。
再说回甜:中发酵制作的优质高档安溪铁观音会有非常明显的回甜味,当然轻发酵产品就不会有此项特色;回甜与回甘同时生成,给人以醇厚之感,这正是传统的安溪铁观音的迷人之处。但现在优质中发酵铁观音很少,我们也就不必苛求俩。但赵老师有一学生,做了一款《观朴》的铁观音,做得不错,我品后,有些念念不忘。
还必须说生津:优质、高档的铁观音,饮后会有明显的生津效果,即便饮完数个小时、口中之津仍是源源而出、令人感觉十分之美妙,但不是所有茶都这样,只有少数品质好的产品才会有此表现;品质越好,生津时间约为持久,倘若有幸品饮到货真价实的极品安溪铁观音,你便会发现在饮完数个小时之后,口中都是甘香存留、津液滋生,初接触此茶,是不会忘记的。今日朋友送来的《晋水绿缘》十八年陈茶,便是如此感觉。
我想,我的前身如不是陶土,便是茶树来投胎的了。在品茶的路上,我必须感谢赵老师夫妇。同时。也必须我感谢提供我优质茶的朋友们。在铁观音系列中,有《富源茶业》的詹总,《三和茶业》的莫逆之交等等。
而在岩茶系列中,我就必须感谢《青狮岩茶业》的吴菊仙了,她的性格脾气我很喜欢,也让我学到了更多的岩茶知识与文化。我们情同姐妹。
今日,闲来无事,一时兴起,谈其品茶体会,只是拙见粗谈,非专业认知。想起前几天韦冬设计的那把戒尺,应该不会专门为我而用吧?哈哈。写到此时,身心皆是愉悦,一句话由心而发一一有你们真好。(2015-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