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苏娴,笔名晨曦,毕业于法律与中文专业,研究生学历,文学爱好者。共发表文学作品两千余篇,由中国作家出版社结集出版了系列丛书《风》《花》《雪》《月》。

【晨曦散文】写给岁月(43)回归
我渴望一天,能在宁静山谷里,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顺着山脉的走向蜿蜒绵亘。我渴望我的生命。沿着深邃的溪谷里的泉水,缓缓地流淌。不再问;生命它源于何地,它又将消失在何时。
这条小溪,从我老家的南方流来,一路经过很多风景,它静静地流淌。没有大的波澜,但对于我们的童年,已有探究不了的奥秘。夏日的晚上,河面上吹来凉爽的风,我们在灌满水的木桶里戏耍,心满意足地享受,属于我们的快乐。
读书的大孩子们,总是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们,他们在大人的训斥下,埋头在灯下苦读。对着一道道课题苦思冥想。偶尔电跳闸了,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但很快会有一盏煤油灯捻亮之后,放在他们的面前。读书,是他们唯一的出路。父母总是这样教育他们。
而我们,却非常惬意地躺在竹床上听老人们讲着故事。孩子们的心始终是透亮的,而且非常容易满足,总是惦记着上海的大白兔奶糖,看见别人有了就想吃,却又含羞地说着模糊不清的语言。不过,大人们总会善解人意地分发给小朋友一些。这小镇不知在何时,也不知是何人定下了这样的规矩,不管谁家来亲戚,捎来的东西,一定会左邻右舍共同分享。
我家门前,小桥的边上有一颗很古老的树,镇子里的人非常恭敬它,显得它神圣而不可亵渎。在善良的人们心中,古老的一切都是应该受到尊敬的。谁否认祖先的智慧,谁就会遭到人们的冷落。所以,大家都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夏夜,在小镇的长巷里,人们会低声讲述着一些岁月沉淀下来的往事,借着月光,他们彼此鼓励着,对自己的生活,总有着一天又一天的想象。我始终没有忘记,母亲那双奇异而闪亮的眸子里充满的希望,也清晰地记得,父亲走南闯北时的万丈豪情。
后来,我慢慢长大,我踏上了自己的人生之旅,我看到了世间奇妙的景象。我开始追问,我从那里来,又将要到那里去的问题。可是,我一问,大家就不住地摇头,微笑,一片嘘唏声。可我偏要刨根问底,于是,他们只好把我送到学校,请老师,把我带到哲学的世界。让我自己去寻找人生的答案。
于是,我读起了父亲书柜里的圣贤之书。想知道,是谁的旨意,可以决定天上人间万物的命运。我们又是在按谁的旨意行事。什么叫作正义与公平。慢慢的书读多了,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有人在撒谎。他们欺骗了我,就像欺骗了你们一样。他们用一种伪善,掩盖了他们狼的本性。
我停住了脚步,在人群里发出呐喊。“亵渎啊,这些谎言是对神圣的亵渎”。我大声叫喊着,”给这些恶 人的罪行以应有的惩罚吧。他们已经丧失了起码的理性,颠覆了人类的真理。这些人,死有余辜”!
可人群的喧器,掩没了我的呼喊。人们开始变得冷漠。冬天降临了。镇子里空荡荡的,人烟稀少。年轻人都去了城市生活。他们把所以的希望寄托在陌生的他乡。这样,投奔的旅程开始了。乡镇,从此没有了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
成千上万的人,盲目地涌向异乡的旅途,他们在丛林和无际的荒野踏出了一条宽敞的移民之道。它一步一步把人们引领到新的世间。偶尔见面,大家相视无言。在心里,已把他乡作故乡了。无奈的他们,在城市里艰难地挣扎着。
许多年后,人们厌倦了城市的生活,渴望回到朴实的乡村。一群失落的人,提着空空的行囊,又回到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小镇。但小镇,早已物是人非了,青石板,已没有了踪影。再也没有了江南、烟雨长巷里的那份雅致与诗意。
惟有桥头的那颗古树尚在,在树下,一个老人正在悠闲地品茶。她的周遭,开满了五颜六色鲜花。她安静地微笑着,席地而坐,她与她的诗一起,停在一盏茶香中等待,等待岁月的馨香从她面前缓缓飘过。是的,那个老人,就是我,几十年后的我......(2016-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