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段两全其美的尘封记忆
试 验 课 与 狗 肉 汤 锅
王 大 刚
1979年冬,昭通卫校80届的学生,上临床课阶段,安排有实验课。那一次,学校给我们班安排的,是“ 肠切除后断端吻合术 ” ,接受手术的实验对象,是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黄狗。
给我们上外科学的杨老师,全程指导这次实验课,他也是这台手术的术者。杨老师是外地人,精瘦的身材,身着一件笔挺的中山装,标准的国字脸型,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眼镜。他讲课很认真,根据教材一板一拍地、细细地讲解,从表面上看,讲课似乎有些缺乏新意,不像别的老师,总能显出一些授课特色。他那严俊的表情,配上嘴角挂着的微笑,总给人一种萌萌的感觉。当你单独接触扬老师后,你会瞬间被他那专注的倾听,耐心的解答和温和的性情拉近距离。

那时的老师们,教学和临床水平都是很高的,一些老师还在专区医院排有班次。就目前而言,各地承担教学任务的医学院校,那些上临床课的老师,同时也是本校附属医院的医生,他们是具有教师和医生双重职称的精英人物。如果你在普通医院被诊断出患有重疾,而自己又不太放心,最好的办法,就是再选择一家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进行复诊。

虽然实验对象是狗,但对付它的阵容足够强大,杨老师主刀,精选了几个同学当助手,其他同学现场观摩。杨老师按手术操作规范流程,边讲边开始对狗麻醉。随着麻药滴入狗的体内,狗的眼神开始迷漓,眼皮慢慢闭拢。消毒,铺巾,从皮肤开始,逐层切开,直达腹腔,找到小肠,肠切除,断端吻合,杨老师边做边讲解,额头上,密布着细细的汗珠,当助手的几个同学,苯拙地执行着指令,紧张得手有些发抖 ……术毕,一切顺利,剩下的事,就是术后的密切观察了。

一切是那样地顺利,受术狗的苏醒、排气、进食等过程,与预见的结果几乎一致,同学们对杨老师的技能赞不绝口,佩服得心服口服。几天后,术后的狗已经完全康复。我们这些馋学生打起了狗的主意,嬉皮笑脸地求杨老师 :那狗,干脆拿来炖汤锅了。出人意料的是,杨老师干脆地笑着说 :要得。看来,这些供临床试验的动物,去向都已是约定俗成的了。
宰狗清理干净,只小事一桩。代文同学对如何加工颇有研究,我们竟然还在杨老师的家里,寻来佐料加入汤中,教室的回风炉上,猛火烧开,文火慢炖,就等着成就那美味的狗肉汤锅了。

晚自习结束,就等着品尝美味了。且慢,代文我们几个同学一商量,就这样吃未免太单调了点,加上蔬菜,边烫边吃,那不就变成狗肉火锅了。怎奈夜晚无市,何处买得菜来 ?唉,校门口不是有大片的菜地吗 ?品种也不少,趁黑整点来不就行了 !
那天不是偷青的正月十五,我们却在黑夜中潜入了菜地,按事先制定的方案,选那长得茂密处的间拔,拔后将土覆平。倾刻,白菜、青菜、蒜苗 ……一大堆,索性就在校门口的井边洗净,不要的边叶菜根,则远远地扔去。
实验课的顺利,汤锅的美味,堪称两全其美。那天的狗肉汤锅吃得够舒服,有好玩的情调,有学生的馋嘴,有偷菜的忐忑,还有那带有昭通地域特色的柴炭味……之后的许多年,每年冬至吃到的狗肉汤锅,却再也吃不出那个味道。
2019.03.21

作者:王大刚,男,生于1957年,内科副主任医师,从医39年。生长于滇东北山区,矿工子女,曾在煤矿当过井下工人。热爱文学,常有文章发表于当地网络平台。业余爱好有种花养草、乡间采风以及旅游。

主播:张志云,山东聊城茌平人。自幼喜爱朗读、朗诵艺术,聊城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朗诵艺术家协会会员,朗诵作品多次获奖。主播QQ微信:1340127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