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丝天洞》
第四章 准备出发
作者:苏嘉鸿
刘教授和小冯听了都是一愣,他问道:“什么?藏宝图?这从何说起啊?”黄毛子接着说:“您听说过九丝山吗?”
听黄毛子这么一问,刘教授又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有些不屑的看着他说:“小黄,你要说别的地方,我可能不太清楚,但是你要说九丝山,呵呵呵……!”
说到这里,他故意卖个关子,不再说下去。但是小冯这小子很会看火候,不慌不忙的接着说:“我老师为了研究僰族历史,曾经几次进川,奔赴四川和云南两地,僰族遗址九丝山都快被老师踩平了,那里的山沟,草木,没有我老师不熟悉的,你们问他这个问题,真是问到点子上了!”
黄毛子哈哈一笑,说:“刘教授对于僰族的研究我早就有所耳闻,而且,刘教授的那篇关于僰族的学术论文我也有的!”
刘教授和小冯听我这么说,都惊讶的张大嘴巴,十分不相信的看着我。
黄毛子嘿嘿的说:“你们别不信,你听我慢慢给你们讲!”
说完,他把聋爷讲述的关于武王伐纣时毁铜柱,封印九尾狐以及建天洞、传灵符等等,还有明朝为龟甲灵符而发动的灭绝僰族的战争,简单的叙述了一遍。只听得刘教授面色渐渐由红转白,接着他“嚯”的一下站了起来。
用手指着黄毛子有些歇斯底里的吼道:“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他突然的这一举动让我们几个吃惊不小,一时都呆住了。
本来是个文质彬彬的和蔼老者,突然变得这样凶神恶煞的,让我们有些接受不了。
气氛凝固了一会,刘教授也有点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脸色逐渐恢复了正常。他颓废的坐了下去,又用手推了推那高度的近视镜。
我心里明白,他得知僰族真正历史的时候,对于他来说不亚于是致命的打击。刘教授在国内外的考古界是数一数二的专家,特别是对于商周时期的文化研究,几乎在国内无人可以超越。商周时期河流文化的文献本来流传下来的就寥寥无几,所以刘教授的研究论文几乎就成为了活的历史文献。很多教科书都是以他的论文为参照的,现在如果把这一切都推翻,他又怎么能接受的了呢?
黄毛子这时干咳了一下,说:“刘教授,您就当我没说,这事儿我们哥几个不说,谁也不知道,您说是吧?”
刘教授无力的摆了摆手,眼神透着一丝希望的盯着我说:“求子,小黄说的都是真的吗?”
我看着这个清瘦的老人,他的神态让我想起了聋爷,心里突然变得很不舒服。但是,历史毕竟是真实的,并不是我的一句话就能把一切都改变的。
我不忍看到他失望的眼神,避开他的眼睛,默默地点了点头。
过了许久,才听见刘教授幽幽的说:“你们所说的暗灵珠真的封印着九尾狐的魂魄?这不过是你们先辈口传下来的,难免会有夸张和不实的成份在其中,再者说了,现在是社会主义国家,谁还信这些牛鬼蛇神的事了,这要是在几年前,你们这就是大搞封建迷信,这是要判刑的。况且,你们这样去寻找,就不怕最后一无所获吗?”
我轻笑了一声,口气坚定的说:“我是僰人,我相信自己的族人。无论如何,我都会去做,哪怕明知这一切都是徒劳无益的!”
这时,我看到了刘教授眼睛里闪过一丝奇怪的神情,他从黄毛子手里拿回那张我们还没来得及看的纸,叹了口气说:“这些文字,都是古地名,你们在现代的地图上是找不到的,这样吧,最近我也没什么事,如果能用得着我这老头子的话,我愿意和你们一切去寻天洞,虽然我并不相信什么九尾狐、暗灵珠之类的事情!”
他这看似平平淡淡的话一出口,立刻引来黄毛子的一声欢呼,高兴的说:“如果有刘教授您出马,那必然是马到功成啊!”
说心里话,对于商周文化深有研究的刘教授若是能同去四川的话,对我们会有相当大的帮助,我也是很兴奋。
事情发展的异常顺利,完全超出我的意料。刘教授又详细的分析了龟甲灵符上的文字,结合灵符上刻线的走向,最终确定了一条路线。
但是,经历了几千年的地质变化,九丝山的山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异,刘教授说,要想确定天洞的具体位置,还要亲临实地才能找到。
我和黄毛子都赞同这个想法,一致推选刘教授作为这次的领队,他也不推辞,就答应了下来。
不知不觉天已擦黑了,为了表示对刘教授的感谢,我让黄毛子出去找了一家最好的饭馆,请刘教授吃顿饭。刘教授不喝酒,可能是由于僰族的事情把他弄得心情不好,吃饭的时候,他显得心事重重。
我们几个也兴致索然,气氛显得有些沉闷。阿龙瞄了一下几个人,干咳了一下说:“怎么都不言语阿?还有很重要的事情没有商议,这不是白白浪费时间嘛?”
在坐的人都抬头看着他,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阿龙接着说:“我的意思是今天就把出发的时间定下啰,然后开始着手准备啊!”
我一拍脑门,说道:“是啊,正好大家都在,今天就把这事定下来!”
大家伙都点头称是,商议一番之后,决定刘教授和小冯负责查寻资料。黄毛子负责后勤保障,说白了也就是采购必要的装备物品。这事对他来说那是轻车熟路,毫无困难。
剩下我和阿龙,也没什么做的,只能是养精蓄锐,等待出发了。
由于刘教授还有点事要做,时间便推到十月中旬出发。按照黄毛子的说法,十月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不冷不热的,正适合行事!
我掐指一算,离出发的日子还有半个月呢,趁着这个空,我和阿龙把向往已久的北京城逛了个遍。去了故宫,人民英雄纪念碑,八达岭长城,最后还去了颐和园遗址。看到被烧毁的那些残垣断壁上,我怒起心头,不由得一通乱骂,从八国联军到腐败的清政府,再到日本鬼子和美帝国主义。
阿龙看我的样子,很好笑的看着我。我说:“阿龙,你觉得我骂的不对吗?这些万恶的侵略者,侵占我们家园,抢夺我们的财产,还要任意欺凌我们的同胞!”
阿龙不紧不慢的说:“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如同一个村里的居民,有钱有势的就要当老大,没钱的只能当孙子一个道理!”
我点点头,觉得阿龙比喻的有点道理。阿龙看看天边的夕阳说:“回去吧,这些国家兴亡的事不是你我所能左右的!”
回到旅馆,还没等进屋就听见屋里有人说话,声音很熟悉。我推开门进去一看,竟然是二丫。
二丫梳着两个小辫,穿着一件花布衬衣,眼睛有些浮肿,八成是这两天没有睡好。看到我笑嘻嘻的说:“哥,没想到吧,我来了!”
我皱着眉问她:“不是说好的让你在家陪着三爷吗?你怎么跑来了?三爷呢?”
二丫看我板着脸,不愿意了,身子一拧,白了我一眼,嘟囔说:“你以为我愿意来啊,要不是三爷让我给你送东西,我才懒得折腾这么远呢!”
我诧异的问:“三爷让你给我送东西?”二丫“哼”了一声,从她带来的书包里掏出一个四方的小布包,走过来用力塞到我怀里,然后回到床边坐下,不再理睬我。
对这个妹妹,我拿她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不过我很了解她的脾气,她耍性子的时候,基本都是装出来的。若是真的生气了,她就会变得沉默不语,有时甚至几天都不说话。
我苦笑着打开布包,发现里面居然是那本天罡通观术。走的时候太匆忙,竟然把这么关键的东西忘记带了,如果从北京直接去九丝山的话,也许它还能起到作用。
黄毛子过来说:“二丫啊,真有你的,这么贵重的东西,你一个人就敢带来,我和求子带个灵符还提心吊胆的呢,哦,对了那紫金盒子还在家里,你怎么没一齐带来呢?”
二丫噘着嘴说:“我倒不知道这东西有啥贵重的,以为人家急用呗,就风三火四的送来了,费力不讨好,还挨说!那盒子还在家里,三爷也没说让我送来!”
黄毛子嘿嘿的说:“你哥这不是惦记三爷吗,他哪能舍得说你啊。哦,对了,你来了那三爷自己一个人在家能行吗?”
二丫说她把三爷托付给邻居杨三哥了,况且,三爷身体很好,没有刺激他的事,就不会犯病的。
听她这么一说,我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是招呼她过来,介绍阿龙给她认识。阿龙看到女孩子很腼腆,倒是二丫显得很落落大方,伸出手和阿龙握了握。
我又让黄毛子去开了一个房间,二丫一个女孩子怎么也不能和我们几个男人挤一个屋里住。一切安排妥当之后,我倒有些犯愁,看她压根就没有打算回去的意思。
于是我试探地问了问她,果然不出我所料,这丫头早就打定主意要和我们去四川。看样子我只能带上她了!
又过了几天,黄毛子把一些装备的东西都置办妥当,还有一些不能在路上带的,只能等到当地再购买了,现在就等着刘教授那边办完事,我们就可以出发了。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