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辰州传奇,话沅陵故事

(民间故事)之清浪滩传说
文/逍遥
沅陵,古称辰州,现隶属怀化市管辖。沅陵虽是一个小山城,但人杰地灵。青山孕育出灵凤,绿水幽环产神龙。沅陵美景神州皆知,如果你是湖南人,你一定知道沅陵。沅陵流传着很多很多民间传说。那么今天逍遥同大家港(讲)一个“清浪滩的传说”。
诗曰:(新韵)
①警中长鸣,勿忘国耻
文/逍遥
心怀旧梦话沅陵,倭寇当年血染城。
烈士丰碑英魄筑,县书册上永垂名。
②沅陵赞
文/逍遥
逍遥留墨赞沅陵,承载文人多少情。
雅韵清风道不尽,青山绿水话繁荣。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清浪是没有滩的。水势平缓而不急,只是这里有一条很深的涧。两岸山势雄伟峻峭。远看河流,他静静流着,风起时象极一条游水的青龙,所以当地人便命名青龙湾。
在这里居住很多杂姓的渔民,他们祖辈靠打鱼为生。
这里有一渔户,姓张,有一个儿子名,张清良,天资聪颖,读书上进,父母和村人都全力培育他,希望他将来高中状元,光耀宗祠。
可是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当他十二岁那年,他老爹在深涧里打鱼,被一条真的青龙夺去了生命。而后再也无人敢靠近那条深涧。
他娘化悲痛为力量,仍不忘好好督促他读书,可清良却日夜在想怎么杀掉青龙,为百姓除害,为父报仇。
他亲眼见那条龙时常兴风作浪残害两岸居民。
那年他十五岁,全村人为他凑足盘缠,送他上京赶考,并叮嘱他一定把此事告知朝庭,让朝庭派能人收伏青龙。
那天,他东方发白,他家的鸡,公鸡不打鸣,母鸡却学着公对打鸣了。他忧心忡忡的对他娘说,这不是好兆头,恐怕此去难中状元。
娘说:好兆头,公鸡不叫母鸡叫,我儿状元跑不了。去吧良儿。
听了母亲的话,他风尘仆仆,快马加鞭的赶往京城。
这天,因贪赶路程,错过宿头。于是在山中的一个石窟里暂住一宿。

可是当他走进石窟,石窟还住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头,老头面前烧着一堆火,上面架了一只很大的石缸,缸中烧着沸腾的水,里面煮着九只小牛犊,2只野猫,还有9条小青蛇,闻着香味浓浓。
他问老头这些能吃吗?老头捋着胡子,嗡声嗡起的说:当然喽。小伙子,这里有把剪刀,把我把这胡子剪掉,说着指着远处石桌上的一把石剪说。
他仔细的看了老头胡须一眼,不由悚然一惊,老头的胡须差不多一丈长,再看那把石剪差不多有百来斤。
他天生助人为乐,毫不犹豫的搬起石剪,费力的剪着老头胡子,从旭日东升,剪到夕阳西下,周而复式了三天才剪去老头胡须。他自己也累得昏了过去。
当他醒转,老头对他说:你是一个有正义,善良心的小伙,上天也会保佑你。来你测个字,我把你算算。
于是他随便写了一个字。老头默神一会,睁开眼晴说,孩子去吧!状元一定属于你,但千万不要朝庭派人来杀青龙,你只须向朝庭要斩龙剑即可,状元及第再返我这一趟,说着手一拂,他便被老倾刻间送到了京城。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三堂会试后,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牢记老头的话,只请了斩龙剑。
回到石窟,老头要他吃了石缸中的九条小青蛇,2条牛犊,2只野猫。他开始不愿吃,老头说,想为民除害,斩杀青龙,你力气不鸲,非得吃下这些,你才能做到斩杀青龙。
他吃了这些东西,骤感体内好像有使不完的劲!老头说,你斩杀青龙后,青龙不服,冤魂会再起事端,所以你必须舍自己血肉之躯镇压青龙冤魂,同时也不能让你默默无闻,就这样陪青龙而长眠江中,我要让后人永远知道有一个你为他们做的事。回去把这块白绸巾给你母亲,叫乡亲们速速。远走他乡,先避一避,你们大战会引发波浪滔天,为免伤及无辜。若干年后你和青龙将沉江心,江水也还原如当初。
说完又是一拂,他便回到家,劝走乡亲,把白巾给母亲说:娘,绸巾不变色,代表儿平安,绸巾变成红色,代表儿去了,你不要伤心,儿会在你梦中出现的……说完,持斩龙剑往青龙涧冲去。
此后他娘天天看着绸巾,突然一天绸巾鲜红如血,他娘放声大哭,哭昏了过去。
他娘醒来时,一众乡亲围着她,跪在那里,她站起来,刚欲叫人起来,那条鲜红绸巾飘了起来,众人跟着绸巾走到江边,不见昔日的深涧与峭壁,只见一片长滩,水流湍急,舟船前行还须拉纤。

绸巾有变成白色,上面有⺇个绿得刺眼大字——清良滩。
星移斗转,日月轮换,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清浪滩”。为了让世人记得他,他化成了滩,将青龙压于滩下。滩险,浪急,水恶。于是就有了“船过青浪滩,如闯鬼门关”之说。
青良原本是无心于人为难,没想到这自己除了一害自己也变成了一害,于是那一点忠魂直冲灵霄,终于玉帝点了头。借肋人的手,修建闻名世界的“五强溪水电站”,从此没有了清浪滩,应了白胡老头之话,他于青龙永埋江中,水又缓流如镜了。
(这只是一个民间传说,无史可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