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平清泉书院传统文化研学基地》游记
文 /孙庆浩
久闻贤达之士姜先生,创业有成,旦念回报社会,润泽乡里,筹措资金,在杨山之麓清泉书院旧址,与名师、画家袁磊先生策划创建了《清泉书院传统文化研学基地》闻之甚敬之,心生访贤拜谒之意。时至季春之时,受其之邀,择一风和日丽之日,欣然前往。

春天 的四月,到处一派生机盎然。桃花、杏花、梨花,还有那些无名小花,疯抢着阳光的恩赐,互不谦让,弄得山摇地动,好不热闹。
在惬意中与暖风同行。至门前,新建院舍赫然入目,“基地”门牌金字烁烁发光。潮情涌动,其乐融融。信步拾阶而入。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已有书法、绘画、泥塑专业开馆,聘请行业知名人士利用节假日、星期天,义务授教。四里八乡来此求学儿童已达数十人,且由学生家长自发组成了环卫义工队,为“基地”保持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了保障。在这里,善良与智慧、文明与淳朴得到了完美结合 ,使过去的一方净土,青衿学子求学的书院旧地,又起旭日冉冉之势。看着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孩子们,无不让人对姜、袁二位的这一仁举,发出由衷地感叹与敬佩。口占一诗赞之:仁德善举不贪财,保护传承向未来。师道启蒙通六艺,农家弟子乐开怀。

携同行好友,和群芳欢笑,循“抱璞”巨石攀登,重拾年轻时登临层峦叠翠的豪放,扑向山上的松涛柏海,接受热恋的洗礼。“仰止”之处逗留,眺望苍天,品味蔚蓝与云朵的牵挂。活在当今真好!

回眸蜿蜒曲折的羊肠小道,虽然坎坷了些,但毕竟有许许多多的景致点缀,并且不乏记忆的收藏。每每回味文芝先生“小寺披云挂,禅堂依嶂悬。泉甘真似醴,僧老不知年。幽鸟啼春昼,山猿啸石巅。匆匆云外客,耽僻自忘还”的清吟,犹如酣醉一般。再咏“此日登临烟雾开,寻问不厌马频来。松依香岫常留鹤,石润清泉欲放梅。舍利千秋归藏地,芙蓉七级倚山隈。竹林宝塔空存想,拟赋诸天愧未才”的诗句更是倍感先贤的乡愁情怀,令来之游子无不动容。踏春步轻,沿途捡点着残砖碎瓦的诉说;心怀虔诚,向着塔林断碑的方向祈祷。感谢,花花草草守候的历史;感恩,苍松翠柏承载的书香。听,书院习武场呼号雄风犹在;嗅,书院文昌阁典章依然流芳;看,空旷的原野张开着翅膀;憾,弯曲的地堰拥抱着希望。脚下是走不出的乡音;肩上是放不下的善良。期盼,千万只雄鹰、和平鸽从这里放飞;祝愿,万千颗纯洁的心灵与他们一起翱翔。
正是:
昔日道家清净地,今朝儒士育人斋。书香四溢芳菲绚,叠翠松涛惊九垓。
2019.4.14
个人简介

孙庆浩,字梦痴,又字悦瀚,号乡野居士。1953年生。东平县人。毕业于泰山学院。喜文学,善笔耕。作品散见于《老干部之家》《山东石油报》《大北方》《翰墨期刊》《孔雀台》《东平湖》《今日东平》等报刊。
2015年获“东方美”全国诗联书画大赛银奖。同年获“中华诗词大赛”金奖。
2013年出版《梦痴诗词》
第一集。2017年出版《梦痴诗词》第二集。东平县作协会员。泰安市作协会员。
东平县财政局新家属院三号一单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