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经典小故事
文/ 孙翊斌
我问教练小孩学习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回事,教练说到他小孩。
现在一般的家庭都有饮水机,饮水机都接通了电源的,饮水机都有两个功能,一个开水,一个是冰水,开水是100度,冰水是0度。教练老是教他不到三岁的小孩,不要去碰那个开水的开关。小孩总是不听,直到有一天开水烫哭了,他才知道那个开水的开关真的是不能乱碰的。
有个时候,家长说100次,当不得小孩经历1次。因此,家长说不如让小孩做,小孩会学得更多。

学校开的家长会很多,我差不多每次都去。家长会大都是邀请一些名家讲述他们在教育上取得的巨大成功,比方说都考上了清华北大,甚至考研、考硕、考博了。最后的结局是卖资料,价格是500—2000元不等。说资料浓缩了年轻教育家一辈子的精华。
我觉得有点不以为然。心里暗暗的说,你是教育家,你爸是教育家么?正如毛泽东的父亲并不是主席一样,孔子的学生永远取代不了孔子的地位。
我所要表达的是:在某个时候,人的成功并不会取决于某一点。比如说心态、环境、自信、外部的刺激等等。
家长会上说培养小孩的兴趣爱好。怎么说呢?远一点说,小孩喜欢杀人,那就培养小孩杀人吧?再近一点说,小孩喜欢小动物,于是家里养了很多小动物,小孩上课都惦记着小动物,还有心思读书么?很多家长都会给小孩买学习机、智能手机。的确,学习机和智能手机的确能够给小孩在学习上带来巨大的帮助,很多家长也很放心。但是,我却发现我的孩子用学习机玩QQ和玩最新款的抖音。

有一个很新的老故事。就是故事很老,但是理解很新颖。这个故事是树上有九只鸟,猎人打下来了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这真不应该当做数学来讨论,而应该当作议论文来讨论。中国的文人历来有点酸,喜欢咬文嚼字,现在把这个问题争过来争过去,让那小孩也掺和进来了。先来听听教育家公布这些乳臭未干的人的答案吧:也许那枪是无声手机(高级,用无声手枪打猎,树上其它八只小鸟就奇怪,掉下去的那只鸟是心肌梗塞还是脑溢血?);也许那枪是机关枪(这个猎人是当代土豪,拿着机关枪去打猎,干嘛不开个坦克过去?);也许小鸟有聋子(听不见)、跛子(跑不了)、瞎子(看不到),(不是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嘛);那九只鸟是一排站在一起还是挤在一个鸟窝里;还有子弹卡壳了吗?那天有风吗?那天下雨吗?那天有雾吗?猎人隔那棵树有多远?那棵树有多高?是一棵树还是有很多树……据我估计,出这个问题的人应该早死了,要是他听到今天的答案,很有可能会乘着火箭从汶川地震中裂开的那条最大的缝一溜烟的钻进去了。
都说现在的小孩特别聪明,特难调教。那看什么时候。我觉得还是大人聪明。教育家问一个小孩:鸡蛋和米是哪里来的?小孩回答说,鸡蛋是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米是超市里买来的。小孩的回答是错的。我真想举起手抢答。但我忍住了,在小孩眼里,我又怎么才能向他们的正确。教育家也是,干嘛不去找一个农村的小孩问问。一看教育家问的是城里的小孩。相对于城市教育质量优于农村的人来说,教育出来的小孩是冰箱产生鸡蛋和超市产生大米。
十岁的侄子问我:三角形十正方形等于几?我说不知道。他说3+4=7,他说正方形是四条边,所以三十四等于七。我接着问他,三角形加梯形等于多少?他说等于七,他知道梯形也是四条边。我紧接着问:三角形加圆形等于多了?他左想右想,想不出来,跑开了。他不知道,我也是上过初中的人。虽然在初三毕业的时候打了100分(更正一下,是9名功课)。所以,我的语录里很少提到老师,倒不是责怪老师,而是自己不好学,无颜面对老师罢了。

前些日子心情很不好,跑去街边算命。算命先生总免不了“命里有终身有,命里无莫强求”的宿命论。也被我辨得他无话可说。你说什么都是命中注定的。那我说完全靠自己去把握人生自己的命运的。譬如我在马路上看到100块钱。我要是捡起来就是我的,我要是不去捡,那100块钱别人肯定会捡去。这就是命运。你捡起来,你就是成功了。你不捡,你就看着别人成功了。你不努力,不行动、不拼搏,成功是不会属于你的。
我那么的努力,小孩的初中毕业证都没有拿到,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是我们粗枝大叶败给了细节。比如问小孩,作业做完了,小孩回答说做完了。那就去睡觉吧,记得明天早点起床去学校。也没有检查她的作业,小孩就乖乖的睡了。在初三期末考试的前一段日子,我的思想突然来了个九百九十九度转弯。我还是是问: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把作业拿来看看。哦,还有两三个题明天去学校问老师。都拿来看看。哦,还有历史,嗯,还有政治……除了数理化英,我都退还给了老师以外(考试的时候,我对考试的作战方案是,数学靠坑,物理靠蒙,化学靠拐,英语靠骗),还保留部分的语政史地生。于是,对于语政史作业,要她把当天的作业,当天的教的内容告诉我,要她把教科书拿出来了,看一遍就知道答案了,只是所谓的知识点没记牢固,概念模糊,懒,把当天教的内容再看一遍,作业真的很轻松,只要你用心的话。对此,我想说,成功来自于对每一个细节执着的坚持,只是我知道得有点晚。就好像你过马路,今天有车在你面前停了车,明天就可以把马路当操场踢球。结果你去处理交通事故的交警队看看就明白了。
大人会变老,小孩会长大。小时候,我经常看到孵出来的小鸡大约在一个月以后,母亲都会去赶小鸡了。因为母鸡不会说人话,但那个架式我懂,意思是这份吃的是我的,你再不能和我抢了,你得自己去找吃的,小鸡斗不过母鸡,离开了。母鸡昂着头看着小鸡刨食吃,看一会儿才吃。当然,如果小鸡有意外,母鸡依然会冲上去的。
我觉得我们读小学的时候的语文课现在还实用,譬如老山羊把一车白菜送给小灰兔,而小白兔选择了白菜种。我觉得这篇还不算经典,我认为最经典的还是那篇小马过河,在家长的鉴督下,让小孩尝试走进社会,自己除了读书,还要慢慢的融入社会。让社会适应小孩。像那条过河的小马,河水并没有老牛说的那样浅,也没有松鼠说的那样深!
读初中的时候,小孩回家喜滋滋对我说:你们不能打我们了,我们是受法律保护的,我们有未成年人保护法!好呢,正中下怀。借机而做。我首先夸奖他,长大了,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学到了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但是
法律只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果未成年人犯了错误,触犯了法律,依然会受到惩罚的。
小孩有叛逆期,喜欢留长指甲,要她剪,给她剪刀,她要自残,把剪刀放在手腕上做势要剪下去,我说,你剪啊。心里已经做好了去医院的准备。结果还是没有剪下去。
怕疼!
我自己亲身经历了小孩的五个心里阶段。读幼儿园时,妈妈对!上小学时,老师对!初中时,自己对。高中时,妈妈不对,老师不对,自己不对。大学时,妈妈对,老师对,自己对,大家都对,大家都过得很辛苦!

作者简介 孙翊斌,现居湖南新化,喜欢用文字表达心情,在文字组合上天马行空,没有一定规律,顺其自然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