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篇小说连载(60)
远方来的祝福
文/夏牧
60
国庆节上班后的星期三,又收到成都《星星》诗刊社寄来的十月号杂志,上面登有她的散文诗《假如》:
假如,我是一只鸿雁,
我会翱翔蓝天,
把我的志向写在山巅上;
假如,我是一道闪电,
我会发出耀眼的光焰,
照亮每一个沉寂幽暗的心灵;
假如,我是一粒种子,
我会栖身于荒瘠的陌堤,
点燃起一抹红艳艳的灿烂;
假如,我是一丝春雨,
我会在清晨普洒给每一畦菜地,
润泽每一株渴望的幼苗
……
可是,没有假如,
我也不是鸿雁,不是闪电,
不是种子,不是春雨,
我是一颗小草,
一棵栖身在乡野土旮中的小草。
我只能用我一抹的淡绿,
染织一掌的秀色;
用风过我顶上的微音,
唤醒沉睡的花儿,
灿烂春天的大地,
点缀秋野的枯黄 ……
徐奶奶捧着油墨喷香的诗刊,向着秋的原野走去。
仰望蓝天,她第一次感觉到天是这么的蓝;远看秋野,觉得秋是这么的美,生活是这么的富有诗意。
她此时的心情真如这蓝天和秋野一样的美好。
她一路走一路看,刊中诗与路边草交替在眼前,幻化成童年、青年和现在。
曾经旺长的庄稼成熟了,散发着诱人的芳香,而蓬勃的旺草已经泛黄了,但有金色迷人的感觉。
低头细看,那些贴地而生的小草却依然翠绿着,依然散发着青春的亮色。她自言自语的说,我就做棵贴地而生的小草,没有花儿,但有翠绿,在金色的秋天绽放她的翠绿。
徐奶奶踽行在窄而长的田埦上,那是喜子干活时经常独自来去的茅草路径,也是她从童年到青春时,和她父亲母亲经常踏步来回的陌野故道。毛茸茸的田埦上,曾留下她童年时和姐姐们疯跑时的足迹,留下她和母亲挖野菜时的乐趣,留下她跟在父亲割稻后面拾稻穗时的喜悦,也留下她与喜子一同捉蚂蚱追蜻蜓时的纯真……
想到姐姐,她忽然感到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与她们联系了,也不知道她们如今过的怎么样了。她们若是知道我机遇这么好,在人生的中年还能考上教师岗位证书,一定会高兴得笑起来。
对,应该把姐姐们请回来好好的聚一聚,说说知心话,也告慰下远去多年的父母亲。
走着想着,她觉得这故道留下了太多太多的童年少年时代那深深的记忆。
她怀想童年,怀想父母亲,更怀想大喜子,怀想他的憨厚、他的诚实、他的劳作,甚至包括他的木讷。
同时想象,假如真的与李校长喜结秦晋之好,那百年归后,该与谁合葬呢?是和死鬼喜子,还是和李校长?可是李校长也有他曾经的夫人啊。
但转念一想,管他呢,车到山前必有路,归后是归后的事,自有后人来做主。
徐奶奶一路踽行,一路思想,不知不觉来到喜子精心打理过许多年的圩堤边上那块菜地了。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