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丝天洞》
第十六章 猫脸老怪
作者:苏嘉鸿
主播:梦锁清秋

我歉意的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也别怪我,你这突然从天而降,差点吓死我们,我还以为是火魃追来了呢,没办法只好先下手为强了!”
“什么火魃?难道也是长着猫脸的怪物?”黄毛子惊奇的问我。
一时之间我没明白他说的是什么猫脸怪物是怎么回事,只是叹了口气,说:“说来话长,等有时间我再和你讲。阿龙和小冯在哪里?他们没有和你在一起吗?”
二丫也迫切的问道:“是啊,阿龙哥呢?”
黄毛子看了看二丫,心有余悸的说:“别提了,我们几个掉进水里之后,在水里被漩涡转的晕头转向,清醒过来之后,发现被冲进一个很大的洞穴里,洞穴下面就是无底深渊,那些水都流到下面去了,若不是被一块凸起的大石头挡住,我们就直接掉下去了。”黄毛子讲到这里,还心有余悸。
二丫焦急的追问道:“那后来呢?阿龙哥怎么样?有没有受伤?”
黄毛子看二丫如此关心阿龙,显得有些不快,赌气的说:“你阿龙哥没事,你怎么就不问问你毛子哥有没有事呢?”
二丫并没有听出黄毛子的语气,喜形于色的说:“哦,那就好,我就说嘛,阿龙哥不会有事的!”
黄毛子哼了一声,扭过头不再说话。刘教授赶忙蹲下来,仔细的看了看黄毛子问:“那么你和小冯呢?你们也都没伤着吧?”
黄毛子对刘教授不敢耍脾气,赶紧说:“我没事,您看我这身肥肉平时是累赘,真章时还真就靠它保护了,这就叫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要不然我这身骨头都得被压碎了!”说完,使劲儿瞪了我一眼。
我看黄毛子除了脸蹭破了点皮,衣服几乎成了布条儿之外,真没什么大伤,才放心的对他说:“你就别显摆你这身肥肉膘子了,快点说他们两个现在在哪儿呢?这里不是久留之地,一会那怪物追来就谁也走不了了。”
黄毛子看我不是在开玩笑,才一脸无奈的说:“他们在哪,现在我也不知道!”
“你怎么会不知道?你不是说你们在一起吗?”
黄毛子扶着石壁,呲牙咧嘴的站起来,对我说:“你扶我一把,我站起来活动一下,再仔细跟你们说!”我伸手扶住他,用探照灯看了看周围,这里是一条人工开凿的甬道,地面很平坦,石壁上只有黄毛子掉下来的一个石洞,甬道向下倾斜着,光亮之外便是无尽的黑暗,伴着甬道一直向下而去。黄毛子将肥萝卜似的胳膊搭在我的肩上,也不知道是真的疼痛还是故意装出来的,边走边哼哼着。走了几步,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才说:“这地方真他妈的邪门,阿龙他们两个凭空就不见了,随后还好悬把我吓得杆屁朝凉!”。
原来,他们掉进水池之后又被卷入另一条暗河中。在被巨石拦住,三个人勉强爬进旁边的一处洞穴里。
黄毛子和阿龙常年奔波在外,身体素质很好,虽然在水里被暗石磕碰,也没受什么伤。小冯却不一样,整天的扎在书堆里,康熙字典可能是他拿过最重的东西,纯粹就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黄毛子把他拽到洞穴里,打开探照灯一看,这小子满脸是血,眼镜也没了,胳膊也被撞得脱了臼,疼的直叫唤。黄毛子小时候跟他爹宰过猪,手比较狠,虽然手法不怎么样,折腾了半天终于把小冯的关节给复位了。
这一通折腾,差点没把小冯给疼死。阿龙扶着几乎虚脱的小冯问黄毛子下一步怎么办?
黄毛子看了看洞穴,无奈的说:“咱们身后是无底水洞,眼前就只有这么一个山洞,只能硬着头皮走了,走到哪儿算哪儿吧!”
阿龙呆呆的看着波涛汹涌、激荡得水花四溅的巨大水洞,对黄毛子说:“毛子,你说求子他们几个会不会被洪水冲到水洞里去了?”
“我呸、呸、呸,阿龙,你可不要乱说啊,咱们都没掉进去,他们怎么会被冲进去呢,这样的话别再说了,听这话我心里他妈的犯膈应!”黄毛子胖脸涨得通红的说。
看黄毛子急眼,阿龙也很尴尬,不自然的咧咧嘴,没再说话。这时,水洞上面有一件东西吸引了阿龙的目光,巨石上横着一个黑色物体。由于距离洞穴比较远,加上光线太暗,看不清具体是什么东西。
阿龙心中一动,对黄毛子说:“毛子,你照看一下小冯,我去看看巨石上是什么,万一是求子……!”他说到这里没有继续说下去,但黄毛子心里也明白阿龙想要说什么。
黄毛子朝巨石望了一眼,说:“我和你去!”说着就要站起来。
半躺着在一旁的小冯惊恐的说:“别,你们是不是要扔下我?我胳膊坏掉了,眼镜又弄丢了,你们都走了我可怎么办?求求你们,不要扔下我一个人在这里!”
看到小冯惊慌失措的样子,阿龙皱皱眉说:“毛子,你留下来吧,我自己过去就行,有事我会叫你的!”
黄毛子瞪了一眼小冯,嘴里嘟囔着骂了一句,又一屁股坐了回去。
约摸一支烟的功夫,阿龙就急匆匆的回来了,脸色虽然有些发白,但是却透露一丝喜悦。他对黄毛子说:“没事,只是一具腐烂的棺材,里面几块骨头。”
黄毛子听了长出一口气,没有说话,他的心里希望是我们,又不希望是我们,这种矛盾心理让他感觉很压抑。
阿龙看看他说:“毛子,咱们快走吧,说不上到前面就能遇到他们几个也求不准呢!”
黄毛子点点头,瞄了一眼小冯,站起身来闷头走在前面,阿龙扶着小冯默默地跟在他身后朝石洞深处走去。
石洞蜿蜒曲折,而且越走越窄,到后来几人只能半蹲着朝前移动。黄毛子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透,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滴落。他一屁股坐在地上,依靠在石壁上喘息着对阿龙说:“歇会,不行了,这鬼地方怎么越来越窄了?咱们这他妈的走哪里去了?”
阿龙将小冯放下,从包里掏出一个罗盘,摆弄了一会,说:“这个石洞方向是东南,地层走向是330°、向上倾向为240°、倾角为50°,我想咱们现在正处在九丝山地下二十米左右。”
黄毛子皱了皱眉,说:“地下二十米?”
“是哦,不过这山洞地势呈向上走势,如果能够这样一直延伸下去,我们走出去绝不是问题!”
“可是这山洞越走越窄,万一没有了路可就惨了!”黄毛子望了望前面隐没在黑暗中低矮的通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毛子,你还在前面探路,我带小冯跟着,咱们抓紧走吧!”阿龙有些急了,催促着黄毛子。
黄毛子又怎么能不着急呢,他揉了揉酸痛的双腿,一咬牙站了起来,说是站着,其实就是猫着腰,即使这样他的头还几乎挨着石洞顶端了。
又向前走了几十米,石洞已经缩成直径只有一米左右了,黄毛子只能全身贴着地面向前爬行。肥胖的身体摩擦着石壁,身上的衣服被地上的石块划破无数口子。
“这他妈的前面若是在缩小,老子可就卡到这里了,想退回去都难,小冯怎么样?这么爬,胳膊能吃力吗?”黄毛子边爬边说道。
后面传来小冯“吭哧”声,可是并没有说话。反倒是阿龙说:“莫有事,他的胳膊已经恢复差不多了,你放心吧!”
黄毛子想回头看一眼,可是现在的岩洞就连回头的空隙都没有,没办法,他只有拼尽全力朝前爬去。
没多远,探照灯的光线中依稀看到了洞口的轮廓,难道这山洞到头了?这让黄毛子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他加快速度,没一会就爬到了洞口。
这又是一个石洞,但是非常的宽敞,洞的形状不是圆的,也不是方形的,而且呈三角形,就像一条大的裂缝一样。
黄毛子一使劲钻了出来,坐在洞口舒服的喘了几口,人也感觉轻松多了,那种卡在石洞里的窒息感也都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他兴奋的对着洞口喊道:“阿龙,你们快点爬,这里宽敞多了,估计从这里就能找到出路了!”
可是,半天石洞里也没有人回应!他又朝里面喊了一声,还是没有人说话。黄毛子心里有些发毛,侧耳细听,里面还有悉悉索索爬行的声音,而且就要到洞口了。
黄毛子心想,可能他们两人爬的太累,没有力气说话了。算了,不爱说就不说吧,本来阿龙就不爱吱声。他调了一下探照灯的亮度,举目四顾。
这是一条看不到边际的大裂缝,上面已经到了尽头,朝下而去的裂缝就像一道撕开的口子一样,隐没在黑暗里,下面的路上很多碎石,特别陡峭,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
身边的石洞口身体摩擦地面的声音越来越近,黄毛子以为是阿龙,对着洞里说道:“阿龙,这里的地势还是朝下走的,这可怎么办?这不是越走越深了吗?”奇怪的是阿龙还是没有回答,黄毛子感觉蹊跷,蹲下用探照灯去照石洞里。
可是,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个白发蓬松,头上挽着古代发髻,插着一根鱼骨的脑袋,正朝洞口爬来,因为脸朝下,只能看到一头灰白的乱发,看不出到底是个什么人。
黄毛子心里一惊,赶紧揉揉眼睛,难道是自己看错了?明明后面跟着的是阿龙和小冯,怎么可能变成一个古代的老妇人呢?
他把探照灯的亮度调到最大,再往里照去,看到的还是那个白头发的人。这时,那个人突然在石洞里抬起头来。
“啊”的一声,黄毛子几乎吓得背过气去。只见这个女人满头乱发下竟然长着一张诡异的猫脸,长满褐色短毛的猫脸上堆满了皱纹,两只黄色的圆眼睛发着幽光,邪恶的盯着黄毛子。接着,她露出一排尖利的白牙朝着黄毛子诡异的一笑,伸出猫一样的爪子,飞速的朝洞口爬来。
就算黄毛子胆再大也吓得魂不附体,一股寒气从脚后跟直窜脊椎。他也顾不得找阿龙和小冯了,转身玩儿命朝裂缝下跑去。慌不择路,脚下被乱石一拌,身子便像皮球一样射了出去,跌到斜坡上,收势不住朝缝隙下面滚去,不曾想却从裂缝下的一个洞口滚了出来。
再往后的事情,不用说我们都知道了,我这才想起来,怪不得刚才我说红毛火魃的时候,黄毛子会当做长着猫脸的老太呢,原来里面竟然有这样的缘故。
不过,这猫脸老妇人我倒是听说过,在伐木队的时候,附近的屯子就有过这样的传说,虽然我并没有亲眼见过,但那个时候也曾闹得沸沸扬扬。
据说是有一家老太,死的时候,因为有猫从身边经过,所以诈尸了(这是很地道的民间风俗,直到现在大部分农村丧葬时都不让牲畜接近,全部关在别处,防止动物从尸体旁经过时,让尸体“借了气”而诈尸,而这个“老太”就是因为被猫“借了气”所以诈尸)。
据说“猫脸老太” 常常在夜里出来吃小孩儿,于是,整个村镇的人都开始恐慌,甚至有的人家害怕孩子被抓走,根本就不去上学了!
当然大伙儿只是听说,身边的人并没有一个真看到或者被猫脸老太伤害过,所以闹腾了一阵子也就消停了,我也觉得这只是一些无聊人编出来吓人的恶作剧而已,但是今天从黄毛子嘴里听到这个事,而且那怪物说不定就在附近,我这全身的汗毛不觉得都竖了起来。

苏嘉鸿 曾用笔名漠漠弘尘, 喜爱写作及诵读,著作有:长篇小说《老北风》、《古墓秘事》、《夜袭老三屯》、《天下魍魉传》、《古堡枪声》、《反恐大队》。诗歌、散文《那一抹离殇》、《桃花散》等,先后在国内各大网站及各种刊物上发表。在全省农民文化艺术节朗诵比赛荣获二等奖,哈尔滨市区比赛一等奖等很多奖项。希望用声音走进灵魂,用笔下的故事打动心灵。

朗诵者简历:尹相秋 (网名梦锁清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清秋之声》微刊平台总编;《城市头条》编辑;《花瓣雨》文化工作室总编;中国互联网朗诵联盟会员;多家微刊平台实力派主播;能驾驭各种体裁的作品诵读;为微刊平台朗诵作品目前千余首;配音秀达人;配音秀作品八百余首;温婉清冽的女神音,使作品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