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领证
文/魏增刚
今一早天下了一两点雨,后来一直阴着。
今天,我有一件对我来说十分重要的事要干。就是去未央区作协领证。
在五.一之前,当未央区作协副主席王亚凤老师发微信说我随时可以去领证,未央作协欢迎我的到来。我十分高兴,当时就发消息说要去领证,她说节前忙,节后再说。终于,等到过完了节,我昨夜给她发了消息说今上午去,她可能忙,未回我,我多少有些失落:“煮熟的鸭子要飞走?”今早,又一次发了消息,她说,她已给张主席说了,她告诉了张主席的微信,我加上了。联系上了张主席,我急急洗刷完,换上早已准备好的新的休闲装(鞋裤子未换,裤子有些脏了,不协调,不伦不论的)。出发。
五月初的古城西安,浓云密布,各种春天的花朵已全部凋谢,而夏的花朵已粉墨登场:比如小小的鹅黄的红艳艳的石榴花怒放于枝头,在绿叶衬托下格外引人注意;比如玫瑰花在绿叶和尖刺的保护下露出娇羞的红脸庞,还有脚下的叫不出的花也学牡丹开,还有我不认识的花已开放在电子二路朱雀鑫市场边小区的院墙内外。
这些,平常可能会拍照,发朋友圈赢点赞,今天是忙得不敢想的。
急急拿了公交卡,现金,提前填好的表格(王老师已发表格到我微信上来,我节前就打好,填好了),相片(节前备好的),装好手机,出了门。
由于害怕晕车,未吃喝一口。坐5路车到小寨一路不大晕,从小寨上了地铁2号线,到龙首原站下,一路也不大晕。出了地铁站,就看到未央区政府办公楼,在大门口一问,门卫说作协未在他们院子,也不清楚在哪儿。正说着,打听看,也真巧,撞到了来这儿办事的未央区作协的张主席,互相认识之后,他告诉了我作协地址,乘车路线,让我先走,他办完事随后去作协给我办证。
我又坐车去找到了作协,由于路不长,基本上没晕车。正在办公楼5楼上要打听张主席的办公室时,他回来了。
从他口中我知道未央区有60余万人口,作协会员加上我才219人。我说,作协会员应该更多一些,这样社会正能量就更强大了,作家应该存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让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让文明之花处处开放。他说,就应该如此。很快,他签好了证,按好了钢印,我接过了证,缴了会费。他还说了,这是终身的。我接过证,大约看了一下,《注意事项》最后一条写着:会员深入生活,参观采访时,持此证请有关单位协助、指导,给予方便。正如,我上学和大专毕业后社会各方面人对我这个有些文化的人百般照顾一样,上到政府下到各个单位,对作家的深入生活参观采访也是一路绿灯,对于作家,人们更多的是尊重和体贴吧,就如以前对柳青对路遥的尊重与体贴。我由衷地表示了感谢,并为能成为未央区作协的一分子而倍感自豪!
去到另一个办公室入了未央区作协群聊网后,又同张主席告了别,他留我在"灶"上吃饭,我看到时间尚早,才刚好11点,就匆匆下了楼。
由于昨夜休息时就2:40了,今早6:50起了床,才休息了4小时余,回去时又是倒了几次车,又是打盹,一路晕得受不了,还好由于走时没吃没喝一路没呕吐。回来时一路也没下一点雨,伞是白拿了。下了900路年,我从电子四路西口向电子城方向走去。
我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虽然,只是常常在网络平台发了一些小文章,但,在写作上,自己也着实费了功夫了。能得到作协的认可,一方面是对前夕自己创作的一个奖赏和总结,一方面告示自己要更迈力地创作,争取早日出书,争取出更好的作品,来更大地服务于社会,不辜负作为一个作家的光荣使命,"不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
当领了证之后,走在路上,发觉路边的草已开始疯长开来,树木在茁壮成长,草和树木中间的灌木在几场雨的饱灌下欲与大人"试比高",所有一切都表明,夏天将在这一两天伴随着"立夏"节气而到来,我也已步入中年,步入人生的"中午",那么,让我用路遥的一句话来告诫自己:"早晨从中午开始!"
电话(微信):15309231945.
作于:2019一05一05夜,
于西安电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