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
我属鸡,1969年出生,按照我们农村来算今年虚岁平50。记事的时候就是吃不饱的年代,而且我是那种特别馋的孩子,一般馋的孩子意志力就很薄弱。只要是家里有啥好吃的,引用俺娘的一句话就是:翻过屋子底来也能找着。而且大多数时候忍不住就给吃完了,那时节早就吧挨打挨骂的事给忘到九霄云外了。
记得应该是79年的春节,随娘去潍坊看望二姥爷,那时候二姥爷算是国家干部吧,走的时候给放上了两个橘子罐头,可把我和弟弟给乐坏了,因为那个年代不用说是南方水果,而且还是罐头,就是本地的苹果梨这样的水果也是家里从来不买的,即便是偶尔买点也是遇上烂果便宜才买点回来。到了瓜果上市的季节解馋就是去大队果园偷,且成功率很低,偶尔得手也是摘几个就跑,且还不敢带回家。在那个年代罐头可不是随便普通人吃的,听说过最多的就是大人们说:某某至亲在医院打上吊针了,买个罐头去看望看望。在70年代,“挂上吊针了”就等于人块不行了,危在旦夕了或者就是不久于人世了这样的代名词。
那个时节的罐头品种都是透过供销社的水泥柜台了解到的。大致有红纱肉,隔着玻璃瓶子可以看到里面上半部分白色的大油,下半部分红色的肉块以及浓稠的汤汁。五香鱼,一段一段的带鱼竖着整齐的排列在罐头瓶里,透露着那种诱人的颜色。橘子罐头橘红色的橘子瓣淹没在橘红色的汤汁中,不用想单看这个色泽就透露着香甜。我们家春节从亲戚家带回的哪两个橘子罐头,一直在高高的“留眼窗”(农村老房子的房间后墙上很高的窗户,可能是那时候盖房子条件困难吧,留眼窗都是用土打积给堵上的,根本就没有窗户,美其名曰留眼窗)上束之高阁。俺娘说这个绝对不能吃,等遇上事了的时候用。从此后我和弟弟就每天瞅着这两罐头,盼着大事的发生就可以尝尝只能远观的橘子罐头了。
话说出了正月,转眼过了二月二,一晃到了过麦的季节了。学校也放了麦假(那时候农村学校没有寒暑假,只有麦假秋假年假)因为年纪小干不动重活,就负责在家烧水看弟弟,或者是往坡里送水。记得那天天气晴朗,俺娘天不亮就上坡割麦子去了,走的时候俺还在炕上睡觉,朦胧中听到俺娘说:锅里有干粮,碗框上咸菜碗里有咸菜,起来照顾弟弟你们吃了早饭后烧上开水,等半头晌天热了送到坡里去。我含糊的答应着。
天亮了吃过早饭水也烧好了,我和弟弟又惦记起哪两个橘子罐头来了。说实在的,馋孩子对于食物的诱惑意志力是薄弱的,在弟弟的再三求告下,加上自己意志力的薄弱,我们哥俩终于鼓足了勇气,不计后果的打算吃一个尝尝,我们搬来了椅子,椅子上面放上马扎,马扎上面摞了两块砖,我扶着马扎弟弟爬上去从留眼窗上摸下来一个,我接过罐头傻眼了,打不开,那时候的罐头是压盖的,对于一个七八岁,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来说是要打开这个罐头是非常困难的。瞅了半天我灵机一动,找了个钉子用锤子在罐头的铁盖上冲了一个小眼,找了根麦秸杆,掐掉两头的节通过那个小眼插进去,我和弟弟一人一口吧里面的汤吸了个干净。本来是想尝尝而已,但是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和橘子的香味的双重诱导下,导致我们哥俩给吸干了。为了伪装好没有动过的痕迹,我两又从水缸里舀了瓢凉水,用嘴通过麦秸杆给吹满罐头瓶子。并且吧那个小眼给用一片小纸片给糊起来了,偷偷的放回了原处。而且哥俩做好了攻守同盟,谁都不能当汉奸,不能出卖对方,打死也不说。这一招终于骗过了俺家大人,不过是暂时的。怀着忐忑的心情过了一两天,终于被俺娘发现两个罐头其中的一个变色长毛了,俺娘拿下来看了看,也没说什么。又拿下那个好的来说:你们俩吃了这个吧,别等到坏了不能吃了瞎了。当时别提多高兴了,还自作聪明的心思着俺娘没有发现这个罐头坏了的秘密呢。这是平生中第一次吃到一个完整的罐头。后来长大了,懂事了,知道当时俺娘肯定看见了也知道了那个罐头坏了的原因,但是俺娘也没有说破,我们哥俩也没有因为糟蹋东西而挨打挨骂。前几天闺女和女婿从超市买回来一大包沙糖桔,而且价格不菲,沙糖桔薄皮,水分十足,带着翠绿的叶子,一看就非常新鲜,而且特别甜。吃完晚饭一家人在吃着橘子看电视的时候,我给他们讲了这个故事,孩子们听后笑的前仰后合。这不昨天闺女特意从超市买了个橘子罐头回来,说是要尝尝到底是不是有我说的哪么好吃,打开后孩子们尝了一口,咧着嘴说哪有你说的那么好吃啊,还真不如吃个新鲜的橘子好吃。我也尝了尝,真心不如新鲜的水果好吃。当今超市里面的水果琳琅满目,想吃什么都可以吃到,不管是南方的北方的,热带的寒带的,国产的进口的,啥都有啥都不缺,所以导致了口味的转变,但是第一次吃到橘子罐头的味道在心中已经烙上了深刻的烙印,不管是那种味道再好的水果,也永远覆盖不了第一次吃的橘子罐头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