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阳台·端午偶感(外一首)
文/萧兆钧(重庆)
题记:端午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日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却影响了文化的走向,纪念屈原成了端午节最主要的内容之一。两千多年来,骚人墨客都会在端午节抒发一点儿感慨,产生了众多的关于屈原的诗词歌赋。我也写过几首古体诗词及现代诗。端午申遗,宜昌文库收录历代关于屈原的诗词典藏,近现代及当代收录了包括许多伟人在内的诗词共56首,我的《端午偶感》有幸入选。又是一年端午节了,没有新作,就晒一下旧作吧。
《》高阳台·端午偶感
云梦高唐,
飘摇楚地,
烟波冷月蒹葭。
举世溷溷,
汨罗水洗怀沙。
九歌天问离骚恨,
郢闾间,
何以为家?
日西斜,
风舞王孙,
愁漫天涯。
忠奸只向民心觅:
看龙舟竞渡,
拍浪飞花;
袅袅粽香,
雄黄酒话鱼虾。
端阳日正驱邪处,
爱憎分,
情染流霞。
韵芳华,
故国诗根,
可孕新芽。
《》七绝·端午感吟
端阳如火炙艾萧,
泽畔行吟独寂寥。
遗恨汨罗掀泪浪,
滋兰九畹一离骚。
萧兆钧,重庆梁平虎城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2011年开始玩文学,笔涉诸体,兼擅翰墨,作品被多部丛书收录及典藏,部分作品被推荐为经典范文,主要事迹载入《中华民族文化精英》大型画传。现任《当代精英文学》主编。
◎端午飘香
文/娱人马头
芦苇陪着荷叶
以仪仗的阵容
向端午节走去
芦苇,在相思里痴情
在诗经中摇曳
走红千古
荷,是诗文中常客
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
不仅能观赏,还是美食
为纪念屈原而来
见证了,他的坚贞与伟大
两千年来不断传颂
芦苇,以剑为笔
以正为经,以清为纬
以白云为纸,书写锦绣文章
荷托举着多姿多彩
在《离骚》,在《九歌》...
且歌且舞,眉目传情
苇叶敞开情思
荷花解放香囊
在端午,展现人间真情
◎《端午》
文/肖武
纵身一跳的人离开人间已经好久了
而石头一直不忍离去
仿佛思想者的一截椎骨,正
源源不断为美人香草提供切入,跳跃的具像
每朵浪花都是一个活泼的问号
巨大的谜面让汨罗江活色生香
就像长满芦苇村庄,来不及清理脖子上积雪
就像我习惯总在这一天写诗
捆绑也是一种美学,我用甜来爱你
教你如何舍得放下下沉的姿势
◎写给你,屈子
文/梨落红尘
屈子
曾经,模仿你的浪漫
我用鲜花芳草
的句式,编写了
100个段落的抒情诗
结果在风雨中丢失
可我痴心不改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我一生沦陷在你的
“离骚” 里
曾经,沿着你的诗行
步入你悲悯的情怀
探索真理,叩问苍天
可苍天无语
而我没有停止天涯浪迹
直到现在,我才明白
之所以回不到现实
是一直徘徊在你的
“天问”里
曾经,顺着你摇曳的
每个章节,走进
宗教,走进传奇
是真非真,托物言志
直到现在,我才
明白,在尘世长梦难醒
是痴迷在你的
“九歌”里
屈子,又是一年粽子香
我站在北方的高楼上
想起你:“众人皆醉
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孤高情怀
为你举杯
你不朽的诗篇永远活在
我的灵魂里
◎汨罗江怀思
文/ 浪迹天涯
滔滔汨罗江水
传唱千年不朽的诗歌
每道波纹都承载着叹息
.
撕开包裹的粽叶
抚摸千年暗伤
那是撕心裂肺的哀唱
.
离骚的厚重、天问的无奈、怀沙的忧思
时而掩卷,时而狂怒,时而仰天长叹
都化作纵身一跃
.
灵魂搁置千年
石头是你怀中唯一的厚重
日夜守望在秭归的梦里
.
滚滚东去的江水
把痛楚撕扯的如此辽阔
点燃的薪火在波光里闪耀
.
一杯雄黄
把傲骨酿成老酒
与你在江边对饮
.
一条龙舟
在江面上挥桨搏击
打捞永不屈服的魂灵
◎写在诗人节
文/民冰
-
我,坐在星如雨的晚间
两眼模糊,总
看不清它们闪烁不定的面孔
也喊不出它们所在星座的名称
但我却清楚记得——
缪斯名单:唯有
屈老先生的名字。回到,灯下
剥开,两千多年前,被
绿色层层包裹的甜蜜,低下
愧疚的头颅
诗人屈原与范老先生
异曲同工。我在
路漫漫其修远兮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
背面,偷生
◎屈原(原创)
文/那片树叶(河北)
去汨罗江
望着滚滚江水
揣摩一个英灵的心思
你是一代诗祖
而当你抱石一跃的时候
家国情怀远远超过了诗歌
两千多年前,绝望
让你悲愤离去
今天,倘若你英灵有知
定会赋诗百首吧
是歌颂历史进入新时代
还是感叹自己生不逢时呢
◎端午节之思
谢依梦
即使所有的粽子加起来
仿佛也比不上这个节日的重量
汨罗江的水,其实都是墨
日夜书写着人间的呜咽和悲怆。
一个诗人的报国心
应是情感的核,写出的诗行
才叫金光,养眼,养魂
屈原当之无愧
只有在国将不国的时候
他才肯丢下热爱的诗和生命
因为在他的心中,国比诗和生命还要重
也许这就叫诗魂,就叫诗骨。
爱国,让诗人有了玉样的人格
云样的高度。
《离骚》,千百年来站成了巅峰
其词藻丰富若星光
其情感浓郁似甘醇佳酿
读之仿若听到了诗人的心跳
宛若看到了灿烂的血在流淌,在咏唱
那是一种家国情怀的温度
有着品不尽的香。
龙舟,粽子,雄黄酒
这些事物此刻披满了历史的风霜
它们镶嵌着一个诗人的精魂
劈波向前的船啊
打捞的是正义和希望;
甜甜糯糯的粽子啊
多像仰望正义追随光明的心
世世代代守护着民族脊梁;
饮一杯雄黄酒
一位楚国大夫的巍峨形象
必将一直走着
走在炎黄子孙的心上。
◎端午诗会话屈原
文/张雅掀
五月五又端阳
粽子飘香祭屈原
炎黄子孙情意重
爱国情操永不渝
悼念情牵两千多年
菖蒲,艾叶
粽子,雄黄酒
用一根草绳联系着
牵出一段湮远的历史
你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
奈何,小人嫉妒
昏君误信奸臣谗言
爱国兴邦成梦
一曲离骚忧国忧民
天问的无奈
抱石投江成永诀
龙舟竞渡寻尸骨
汨罗江呜咽千年
唱响诗人悲愤的冤屈
上下求索路漫漫
化成荡气回肠的诗篇
你忠诚爱国的初心
幻化为一缕不灭的英魂
耸立在历史的丰碑里
让后人敬仰与怀念
◎端午节里的妈妈
文/孤独与快乐
您永远是那个
起得最早的人
悬于窗门户扇的艾草
滴答着黎明早霞的露珠
您还是那个
心灵手巧的女子
觅来天上的五彩祥云
香包缝上儿女生肖 虎跃龙腾
您是那个手脚不闲的主妇
采来五月新鲜苇叶
淘出温润如玉的糯米
巧手包出个个甜心的米粽
你总是那个睡得最晚的主妇
当锅里的热气飘出甜甜的粽香
拧车吱呀 您钩住一弯新月
为儿女搓出条条花绳 七彩人生
您是那个心细如纤的母亲
夜半放在水道口的花绳
是您默默为儿女祈福
唯愿家人平安岁月康宁
亲手为儿女戴上香包
默默为孩子系上花绳
吃着香甜的米粽 看不夠哟
端午里的母亲 合不拢嘴的笑容
◎《怀念屈原》
文/林京勇
那么多年过去了
汨罗江依然是汨罗江
粽子依然是粽子
屈子依然是屈子
我不知道诗歌是否还是原来的诗歌
每当我迷茫的时候,屈子就会对我说
诗歌永远都是诗歌
只要你腰板挺得够直
所以我的诗都是直的
就算被无数次的私密
我的诗依然是直的
哪怕直得像一根打狗棒
2019.6.6日
◎五月,有一种磁力
文/勃崛
每当到了五月
日子的体温就发酵,就上升
那以生相许的抱
该让一块石头温暖动心
硬出应有的骨气
给漫漫江湖引领灵魂
一柄又一柄艾草更鲜亮
不止是杀蚊
雄黄酒的眼力能穿过以往
形而下的形
有棱有角有糍力的粽子
不再养错人
千帆过尽的六月后
隐约佳音
不是龙舟航母,汨罗江里
梦一轮
◎端 午【微诗一组】
文/勃崛
1、端午,诗人的...
石头的硬
和石头一样的人
都是许多文字的软肋
2、晒晒心情
晒去端午的水份
让一尊尊软骨
硬起来
3、高考
十字路口
高度的指向
是匹夫的责任
4、莲蓬
高高举起
不是傲慢,显摆
是拒绝污染的爱举
5、踏青去
沐浴艾香
让虚胖的文字
找回一块石头的骨感
QQ:670171952
◎端午感怀(原创)
文/张发祥(陕西)
艾草
似乎有一股力量
用淡淡的清香
将华夏的一腔思绪
倾注在汨罗江
龙舟 艾叶 菖蒲
诉说不堪过往
米粽
几千年余味绵长
用甜甜的懦香
把民族浓烈的怀念
化作绵绵心浪
离骚 九歌 天问
情系千古离殇
岁月
走过了多少沧桑
斯人永世难忘
著一部新的《离骚》
誓为炎黄争光
圆梦 拼搏 图强
奉献一腔衷肠
2019.5.6于骊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