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父亲的烟袋锅
文/刘奇康
在我幼小的记忆里,父亲最为挚爱的三件宝贝,除了骡子,鞭杆,要算随身携带的烟袋锅了。
那个年代里,农民一家老小数口人的生计全靠家养的牲口,赶车离不了鞭杆,干活离不了牲口。而最为解乏、解闷的就是烟袋锅了。田间劳作时歇下来,父亲就抽锅烟,从烟包里掏出一点烟丝,装进烟锅,划根火柴点燃,深吸一口早烟吐出一团烟雾,别提多舒畅了。
父亲的烟袋锅,烟杆约长一尺,是铜制的,经常擦得黄亮,烟锅和烟嘴均约一寸长短,呈银白色。烟杆上拴着一尺多长的细绳,绳头上挂着烟包,能装一两左右的烟丝。烟袋锅是父亲的专用物,父亲把它做为至宝,一年四季随身携带,晚上睡觉放在炕头,清早起床装进口袋。家里人是不能乱摸乱碰的。
烟袋锅是那个时候壮老年男子的至宝,大凡吸烟的男性大都使用这原始的吸旱烟的工具,只有极少极少的经济户才买得上一毛几分钱的低劣纸香烟。
吸旱烟既经济又实惠,既是烟瘾再大的人一年也用不了多少钱,但烟丝要自己准备,他们常常在山坡地里或院子的角落里种上一小块地的烟叶,秋末的时候收到家里,用野草或细绳串起来挂在墙上,晾晒干后用碾子碾碎,再经过炒,炒到一定火候,往烟丝里倒点食用油,然后拌匀,装进塑料袋里扎起来,吊在家里不容潮湿的地方,随用随取,一年的烟叶储备就算完成了。
现在的男性,自已享受或待客都是好烟好茶,而那时候却全靠烟袋锅了。家里有了男客,父亲首先是递烟袋,然后沏上一壶浓浓的砖茶,边抽烟边聊些家常和田间劳作的农事,一锅抽完,在鞋底上一磕,接着装烟丝,点火,连续重复着那一连串的动作。为了省火柴,在家里抽起烟来,他们先点燃家里的煤油灯,一锅一锅地在灯火上点燃,然后津津有味的吸着,这也算得上一种乐趣。
旱烟的烟味特呛,父亲在家里吸烟,满屋子烟雾缭绕,烟味很重,常常引来祖母和母亲的责怪,但父亲却从没间断过吸他的旱烟。我清楚地记得,清早上一醒来,父亲总是先趴在炕头吸上两锅旱烟才起床,吃完饭接着又是两锅。无论是耕地,驾车,割麦,收秋,家里家外,父亲的烟锅从不离身,多少年烟杆换了好几根,烟包换了好几个,吸旱烟的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过。
如今已七十高龄的父亲早已告别了吸旱烟的时代,他的烟袋锅也无有所踪。但我常常想起父亲的烟袋锅,烟袋锅曾是农村劳动人民爱不释手的东西,却被时代所遗弃。想想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日日劳作在田间的年代里,父亲一人支撑着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是多么的不易。现在的家庭状况比原来强了何止数倍数十倍。作为儿女,我们唯一的心愿就是希望老父亲能够身体健康,福寿延年。
我想,天下的儿女都希望自已的父亲永远快乐,健康长寿。
2015/6/20日父亲节

父亲节
文/家庭兰
严父一生勤为俭,
山间田野种桑田。
汗水撒满黄土地
换来米粮养家园.

父亲情缘
文/秦国华
父亲的言行
仿佛在昨天
那瘦弱的身材
那熟悉的干咳
时常在梦中把我陪伴
他站在学校的讲台
手持教鞭
一字一句一笔一划
园丁的责任
让每个孩子天天向上
他走在下地的路上
步子是那样急促
又是利用课余时间
不能丢下庄稼
那是一家全年的口粮
春到冬 温到寒
风不停 雨也忙
我们长大
他却让岁月击倒
在我的心里
父亲是一座大山
有难了
他为我排除
受苦了
给我把汗水擦干
人生路上
为我指明正确方向
喜庆时节
又不惜辛劳
亲手备下菜饭
父亲啊
勤劳是你的习性
无私是你的品格
日月的时空
难抹养育之恩
父子情缘
早己在骨胳上烙烫
遥远的天堂
父亲一定安好
因为我相信
好人永远会有好报
父亲节
让思念永恒
化作春泥
孕育世间情缘

父亲
文/李忠奎
追随你几十年
从怀抱中到肩膀上
从肩膀上到背上
从背上再到手牵着走
从手牵着再到放手飞翔
直到一堆黄土将你埋在地下
我渐渐佝偻成你
这才真正读懂了你

无言的父爱
文/深山篝火
我不想夸大
也不愿再次讲起
无言的父爱
最美的年华
丝丝霜染的白发
爬满皱纹的笑脸
厚厚的老茧
夜色下的脊背依旧挺拔
父亲是一头老黄牛
一张铁犁被拉的残缺不全
静静地靠在南墙下
夕阳余晖里残肢更加明亮
父亲是一棵树
深深扎根土壤
庞大的身躯静待风雨来袭
好为你遮挡雾霾
2019年6月16日

父亲的故园
诗/贾王广
我走进故乡土地
谛听父辈信息
他们还在临汾战役
他们还在运城战役
枪林弹雨出生入死
两个靳壁男子
热血青年英勇无比
我走进故乡土地
谛听父母信息
他们劳作在田地
拔苗间谷锄地
割麦刨地下籽
面朝黄土背向天
前面有丰收的希冀
我走入故乡的土地
寻找儿时的足迹
那是小学三年级
我们班为生产队采棉花
中午队长把红薯送去
女生中你采第一
男生中我采第一
当然我采的有点脏兮兮
我们把棉花装入大麻袋
沿着田间小径回村
田垅曲曲 夕阳红弥
一个个脸蛋笑咪咪
歌声回荡在田野里
我走进故乡的土地
我谛听土地的回忆
父辈把我们养育
养育我们的还有土地

站在父爱的肩头
国智/山西
小时候
站在父爱的肩头
总感觉到自己多么高大
仿佛一伸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于是父亲的肩头
成了我天马行空的乐园
少年时
站在父爱的肩头
总感觉自己是天下的巨人
仿佛山那边的海就在眼前
于是父亲的肩头
成了我眺望大海、描绘彩虹的基石
长大后
站在父爱的肩头
总感觉自己有一身使不完的劲
仿佛一抬手就能托起整个天空
于是父亲的肩头
无论何时都是我力在外闯荡的力量源泉
结婚后
站在父爱的肩头
总感觉自己有一种神圣的责任
仿佛一夜之间我就长大了
于是父爱的肩头
成了我独立担当的起跑线
中年时
站在父爱的肩头
总感觉自己是多么的渺小
仿佛离开父爱的怀抱
我只不过是一只井底之蛙
于是父爱肩头
成了孕育我虚怀若谷的襁褓
现在,接过了父亲的接力捧
女儿站在了我的肩上
我常常踮起脚尖、挺直脊梁
希望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2019.6.16下午拙笔作于平遥

父亲
文/静思
父女一场
情刻在骨子里
爱流淌在血脉里
父爱的深沉
没有多少言语的表达
没有亲力肢体行为
却烙在深深的心底
一个关切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
点点滴滴地渗入
父亲的形象
高大无比
父女一场
渐行渐远
泪眼模糊
远去的父亲的影子
时隐时现
骨子里父亲傲然挺立
父亲永远在我心里

父亲与谜藏
文/北方雪
我隐在树后
放开捂住眼睛的双手
他已悄然走远
以为与我捉迷藏
教我唱过童谣
“小蚂蚁,拉着手
咱俩是好朋友〞
陪我走过许多坎
祈望我安好
担走了部分风雨
踏上中年的石阶
走过很长的路
才找到谜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