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个不同凡响的有意义的清明节
山岚氤氲
原创 2019-04-14 阅读 344
清明节参加新泰历史名人史润纪念馆典礼
桑芳菊
清明
今天是清明节,在我们泰安地区有踏青扫墓插柳祭祖的习俗,清明节这天前去祭奠先人的人们提着食蓝果盒与纸元宝去给过世的亲人烧香供奉,薅草填土,以此寄托对逝去亲人的哀思。踏青的人们则在和煦暖阳沐浴里间,风儿拂面的温柔里,走向广袤无垠的田野,去赏那一碧千顷的麦苗儿,远远观之,片片翠青如墨绿色地毯,一块块铺满了黄土地。看那嫩柳新发的鹅黄的叶儿,还有那果园里杏花,梨花,桃花赶场似的,杏花落尽桃花开,梨花如雪缤纷落。
年年清明踏青赏花,饱览百花争艳,姹紫嫣红,呼吸那弥漫着芬芳馥郁的清新空气,也是我人生最乐此不疲的惬意之事了。
史家家庙
今年的清明节于我也是别具一格,意义非凡的。我们民间文艺家协会成员由马主席带领前往新泰翟镇辖区翟南庄参加了史润纪念馆成立暨揭牌仪式及明代新泰历史文化学术座谈会。
我们协会一行人早早的来到史家家庙,被庄子里的村民迎进家庙,他们的热情好客,朴实亲切,嘘寒问暖,也是让我们霎时融进这个大家族的温暖氛围里,已是感动不已的。心中也是颇有感慨,史家大族的后人是这么忠厚纯正,朴实善良,平等待人的。
以前见过的庙宇都是在山上建的,且都是供奉菩萨神仙的。这家庙还是第一次见到的,小院不是太大,有十多平米,史家族人已占满半院,可见家族之盛,人心所向。虽是济济一堂,却没有人声鼎沸,噪杂喧哗,而是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排列在院墙边,怀着对祖先的敬意,垂首站立,神态庄严,也令我对他们肃然起敬,佩服之至,不愧为史家族人,凝聚力强,团结齐心,正气凛然,谦和有礼,推崇公益,乐于助人,这或许与祖上的厚德载物,家规家训家风的熏陶有关吧。
家庙前粗壮的红漆木柱支起来屋子的前刹檐,横梁上拐角处是黄色木刻,观之形状如花靓丽,精雕细琢,玲珑剔透,墨色的房顶是由圆形黛色瓦搭建而成,层层叠叠,鳞次栉比,飞檐翘角上,神兽祥瑞,高高屋脊上,龙凤呈祥,它们像忠诚的卫士,时时庇护着家庙。朱红色的两扇大门吱吱呀呀的响着,好似倾诉着家庙的历史渊源。两边的木格窗子仿佛也记忆了家庙创建以来的风雨历程。这古老的建筑雕梁画栋,古朴典雅,诠释着祖先们的睿智聪慧,匠心独运,正是劳动者创造了奇迹。
史润纪念馆成立
正沉浸在对家庙的遐想间,一阵鞭炮声惊醒了我,原来,新泰市史润纪念馆揭牌仪式正式举行,由史家后人纪念馆馆长史修明先生致开幕词,发言嘉宾有翟镇党委副书记刘波,党史研究中心刘新章主任,博物馆馆长张勇,协会主席马东赢等分别致贺辞,庆祝史润纪念馆隆重成立,文化研究院院长尹成才,博物馆馆长张勇为史润纪念馆揭牌,随着与会单位献上寓意吉祥祝福的庆贺花篮,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史润纪念馆落成典礼仪式结束。纪念馆的成立,得益于新泰市政府的支持,古文物保护者的探索发掘,拓碑研究,史家族人的爱心捐赠。感恩他们为成立史润纪念馆做出的贡献。亦对于我们新泰人知道了解新泰名人明代史润及莲花山庙宇来历都有着重大深远的意义。
九顶皇山史润研讨会
研讨会会址位于新泰市翟镇辖区九顶皇山旅游区,站在皇山最高峰处,举目望去,西部有庙宇座座,晨钟暮鼓,梵音和雅。东南则是桃李漫山,二月里梨花如雪,一簇簇,一团团的遮满山间,花瓣雨染就大地一片洁白。三月间桃花如胭,粉色的,大红色的竞相开放,映红了天,映红了水。北邻偌大的水库,湖面波光粼粼,清澈如蓝,大山在如镜的湖水中漂浮,水中便似一副飘摇的壮丽画面。
今天的研讨会由新泰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尹成才主持,各位老师的发言围绕明朝万历年间,新泰翟镇名士史润先生为新泰百姓所做的公益事业,泽被杞都,万古流芳。
由古文物协会马主席的撰稿史润先生事迹概述获悉,坐落于莲花山的云谷寺,甘露堂,太平院,都是史润先生在明代时期捐资修建的,因为他的无私奉献,热心公益,善待众生,一心为民,数次捐献巨款,修建莲花山庙宇,为莲花山成为北方最大佛教圣地,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世冠以:观音胜境,北方普陀之美誉。新泰新甫街道的寺庙保聚庵也是史润先生出资修建而成,几百年的风雨历程,一直香火不断,传承至今。史先生还在泉沟镇高崖头村修建了大有桥,现在还使用着,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参观的。终于明白,为什么新泰古文物保护协会及史家后人念念不忘史润先生,为他成立纪念馆了,因为他为新泰在明代时期崛起有着非凡的杰出贡献,他的崇高境界,一心为民,献身公益及慈善的精神万古流芳,令后人敬仰,值得人们纪念他,且把他的这种奉献精神代代传承下去,对我们现代人推崇公益事业,乐于助人,乐善好施,奉献爱心都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对于中国家族历史及当今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也是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佛教信仰传承后代一个推广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