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律·诗与远方-古村禾木
诗/周阳生 文/常逢生
摄影/陈亚 画/乔木
[题记]
吾友教育家、书法家、辞赋家常逢生、陈亚夫妇七游新疆,昨探"中国第一古村"禾木村,并发微文云:"又见新疆的遗世之美,一个挂满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旗的小山村,被《世界地理杂志》评为中国最古老村镇之一的、"中国第一村"禾木。
中国人最会打扮自己,在苏南有个"天下第一村"叫华西,到了疆北则有着"中国第一村"叫禾木村,人们把喀纳斯比喻为"神的后花园",而我更喜欢把禾木村称为"后花园中的自留地",这是一个奇异而又独特的山村。

这个民族独特。禾木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而图瓦人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以游牧为主的部落。图瓦人仅存三个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白哈巴村,其中禾木是最大的一个村庄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人口1400多人,其中图瓦人只有800多人。
地理位置独特。隶属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禾木哈纳斯蒙古民族乡,距离喀纳斯大约70公里,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

房屋建筑独特。图瓦人的特有建筑,叫做木格楞房,面积并不是很大,但是进村沿着一条大道前行,道路两旁都是一排排简朴的木板房民居,房顶外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篷,四周用单层圆木堆成,中间凿出一条槽沟,沟内垫上干苔藓,既稳定又保暖,还可以防雨防风。顶上盖一层木板,木板外是草和土构成的保暖层,土约十五公分厚,屋顶留着烟囱。这种"人"字顶木屋,从房间内部看是平顶,在平顶与尖顶之间的空间,可以用来贮藏食物和饲料,这是图瓦人一百多年来一直延续的建筑。我们这次住了小木屋,周围也有不少的人家,继续新建这样的原生态的木格楞房。
景色独特。禾木河从村边流淌而过,两岸都是白桦村,河流在树林中转了一个弯,是额尔齐斯河的第二大支流、其源头与额纳斯湖一样,都是友谊峰的雪水融化而成。蓝天、白云、河流、小木屋、白桦林、牛羊成群,加之森林密布、草原绿荫似毯,更何况长期以来与世隔绝,这些元素比较完整地保留了古突厥时代的文化特征,一切都显得那么厚重而浓郁,闲适而独特。

禾木的清晨,是一天中最美的,看着那缕缕炊烟,在晨雾中散去,袅袅的轻烟飘着飘着,美的让你想起了自己几十年年前的老家,忘却了都市里的浮躁。在壮美开阔的新疆,在阿尔泰山腹地的深处,居然雪藏着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绝色村落,没有匆忙、没有喧嚣,即使拿起手机、架着相机,也没有像往常那样急才于拍摄,只要静静地守候,分明是一个多年寻找的、童话般的、美丽动人的、独特的梦幻世界。据说,秋天时候的禾木,更是一幅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斓的油画,会感受到另外一种自在和舒适。"
我欣赏着如诗的美文和如画的美景,七律而铭诗与远方。
奇峻清幽禾木川,
玉龙九曲峡中盘。
岸旁林屋似迷阵,
半穴而居御岁寒。
掬态棕熊逗人乐,
黑蜂狂逸蝶双欢。
饮烟袅袅朦斜日,
泉水潺潺绕马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