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盘,那片醉人的绿色
徐友梁
时近深秋,凉意渐浓。窗外一方绿色,仍是十分醒目。那是一架丝瓜,有些叶子已枯萎,却不断有新叶覆盖在上面。微风拂来,仿佛一泓绿莹莹的潭水。那一朵朵金灿灿的“浪花”上,此刻定然有辛勤的蜂儿、蝶儿在劳作吧!
绿色,洋溢着勃勃生机,饱含着芬芳气息,孕育着无限希望。绿色,令人痴迷,令人陶醉,令人向往。徜徉在绿色的海洋中,静听松涛阵阵,卧看云卷云舒,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呀!听说南部山区高而有一个山清水秀的十八盘村,经过几番周折,我们终于找到了这个济南最偏远、位于泰山北麓的小山村。
一进村子,我便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一座仿古牌坊,白墙青瓦,雄伟壮观,像威武挺立的将军,护佑着这个四面环山的小村。一座50多米长的石板桥,如一条巨龙,横卧在塘坝碧波之上。岸边几栋别墅,构造精巧,绿篱疏疏,院中停放着几辆轿车。忽然传来几声鸡鸣狗吠,在静谧的山谷里回荡着……内心怦然一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不正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吗?然而,更吸引我的,还是小村那醉人的绿色。
这里的山是绿的。山上有四季常青的松柏,有高大挺拔的刺槐、榆树,有自强不息的酸枣、荆条等灌木,还有勇攀高枝的葛藤。一层层梯田里,有数不清的柿树、栗树、榛树、核桃树和山楂树,枝头上闪烁着红彤彤、黄澄澄的果实。就连裸露的岩石上,也都覆盖着绿茸茸的青苔。沿着崖壁上的栈道,登上观景台,举目四望,群峦起伏,绿意葱茏。那绿色可绝不止一种,淡绿、浅绿、草绿、葱绿、碧绿、翠绿、灰绿、深绿、墨绿……各种绿色交织在一起,仿佛碧波汹涌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
这里的水是绿的。植被茂密的山上,储藏着极为丰富的水源。从石缝中,从草丛里,从树根下,冒出了无数眼泉水,汇成一条条小溪,从山谷的最深处奔涌而下,聚合到村中的几个塘坝中。那大大小小的塘坝,微波粼粼,流光盈盈,犹如一块块晶莹的碧玉,镶嵌在巍巍青山之间。河岸倒映在湖面上,垂柳梳理着长长的秀发;群山倒映在湖面上,小鸟和鱼儿在水草间嬉戏;蓝天倒映在湖面上,分不清哪是成群的鹅鸭,哪是洁白的云朵。
这里的农家也是绿的。密林丛中,一个个农家小院,依山势而建,当峰回路转,以为走出村子时,几座石砌小院又悄然矗立在面前。道路两旁,翠竹丛生,紫藤缠绵,杨柳依依。屋前空地上,一畦畦蔬菜都水灵灵的,那些南瓜、葫芦、丝瓜、窝瓜什么的,一个个都胖嘟嘟的。一阵“乒乒乓乓”的声音传来,我们循声爬上一片梯田,原来是一家四口正在收山楂。浓密的绿叶丛中,丈夫正站在树杈上挥杆打果,妻子和女儿撑一块宽大的编织布接着,儿子提个小桶,捡拾掉在地上的果子。当问起产量时,憨厚的老哥告诉我们:“一棵树大约能收100多斤,咱种的50多棵能收6000来斤吧!”“这么多果子运出去卖不是很麻烦吗?”我好奇地问。他呵呵一笑,答道:“不麻烦。运回家用机器切成片,晒干了,到冬天就有人来搞批发。咱承包的这片山头上还有很多核桃、柿子、栗子呢!城里人都说这里的果子是‘绿色农产品’,抢着来买,这几年从来不愁卖!”
是啊,酒香还怕巷子深吗?从老哥那底气十足的话语里,我想到他家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里的人们在享受大自然的无私馈赠时,也许更懂得感恩和珍惜。青山环绕着绿水,绿水滋润着小村,小村庇护着青山,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多么密切,多么和谐啊!十八盘村,像一位遁世得道的隐士,独享绿水青山之间这份幽谧、恬淡、静雅。在这片郁郁葱葱的绿色中,我真的醉了。
【作者简介】徐友梁,男,山东济南人,小学教师,喜爱文学,其诗歌、散文等先后在《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济南时报》《生活日报》《历城》《华不注》等纸媒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