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花椒
文/家庭兰
浅黄衣着满树挂,
绿叶窄长尖如霞。
美味佳肴桌上客,
粒粒皆香蝶吻它。

丝瓜
文/家庭兰
绿滕探头向前伸,
黄花含笑半路引。
要问那里幽闲地,
蚂蚱一声趣一闻。

双蝉脱壳
文/家庭兰
一片桑叶半空悬,
高蝉云游藏洞恋。
竭尽全力脱身甲,
鸾凤和鸣声震天。

醉眺明月
文/家庭兰
一轮明月悬高空,
凭栏小桥翘首望。
清风斜影陶人醉,
几多惆帐梦几回?
孤忱残灯去时休,
琴声悠肠倦客留。
离歌唱罢酒樽空,
白首流光度晚秋。

雨后公园
文/家庭兰
步履林荫道,
芳草微声笑。
佳木恩爱秀,
鸟鸣翠野效。
荡漾汾河水,
浪花如鱼跃。
舟帆岸边歇,
莲池花香飘。
萱楼灯月明,
乐声入云宵。
舫船虽不动,
墨香飘池遥。
锣鼓桥上雕,
彩虹飞天扬。
卧牛展雄姿,
玉带影风照。

咏白莲
文/家庭兰
洁白无暇真如神,
蕊黄茎叶存圣心。
娇姿艳对千里夫,
揭开面纱見恋人。

古杨广场记
文/家庭兰
己亥七月,吾回村祭父,步履古杨广场,由此有感而记之。
家村古杨天池旁,柳树环抱,铁栏围绕,村道四通八达,古杨广场体育健身器材错落有序,父老乡亲,健身休闲,纳凉有处,莱市,超市品目繁多,方便村民,五乡八邻有佳所,两委班子,造福于民,工程得人心。
天池南岸,两棵古杨,明初栽植,粗五围,高数丈,苍劲挺拔,冠盖如云,历尽八百年苍桑,风摧不折,雷击不倒,古朴不失刚毅,飘逸兼具谦和,神韵风范,颂传于十里八乡。
古杨儿女,皆成兄弟姐妹,今之广场,以古杨为名,千年封史,皆人眼帘,百户扰乐,齐心一致,遥想先辈立村之初,此地蛮荒无毛,到处苍凉……
远古时,先民结土草而居,历数千年后,元未明初,家氏一门,由秦入晋,迁徏定居于斯,继而张王李赵邢韩梁姚等村民纷至沓来,诸姓和睦相处,繁衍生息,开荒种地,田亩四千余,清代中叶,人口百余,村里方园五里之广,北倚汾阴山,南通绛洲府,东至汾河湾,西望九原山。人文景观,目不暇接。
全村四门开立,平坦无障,庙宇林立,古宅院落,雕梁画栋,富丽堂煌,古杨乡民,以农耕为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人经商传习久远,明,清至民国,商号远及宁甘青陕,耕读传家,兴学育人,为村人所重,人才百出,秀才,举人数十人,庙宇祠堂,私塾学馆,民初创立学堂,学子享教育之福,乡村力开学风之门,日寇侵华,国难当头,村民同仇敌忾,参军救国,英烈数人。
新中国之诞生,古村重获新生,文革思潮,使百业凋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春雷聚发,甘露洒遍,九州大地,联产联包,多种经营,呈万紫千红,工商业应用而生,七十年来,中专以上学子一百余人,学士,硕士,研究生竞相涌现,教师,医生,干部,学者大有人在,党政军各界贤能之士层出不穷。率皆清正廉明,奋发有为能手,能工巧匠,各类人才,比比皆是。
村之变迁,岂之一文可记,百家快乐,怎一言能尽,古杨之下,念先人创业之艰,儿女自当立志雄起,再展宏伟蓝图,古杨之下,思之叙旧,村民与时俱进,再铸家村辉煌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