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商的碰局
原创:杂文
作者:道之

听说了一个新词“碰局”。 只听说过“碰瓷”,只听说过“做局”,至于“碰局”还真是孤陋寡闻。
这是美国人发明,还是跟美国有关系的中国人发明,无法考证,便百度求知。 “碰局”组合在一起,查不到 ,只能查两个单独的基本字义。
这真是一个新名词,初入耳,便大大的惊疑了。 碰的基本字义是撞击,相遇,试探,撞。 局的基本字义是指一部分,某机构名称,骗人的圈套,拘束,还指某些聚会。
“碰局”两个字结姻缘,是出自于一种直销的商业架构模式及这种模式延伸的奖金分配制度。其内幕实质我不太清楚。
现在非常可怕,浏览微信朋友圈,绝大多数发的都是直营的广告,看一眼就知道某某在做什么了,极少看到好文章的。
走到哪里便有前同事,旧熟人 想与你建立一个利益共同体,邀请你参加沙龙的听课的会友的你便要警惕,不经意间就帮你下载一个APP注册上,发展成上下线的关系。

社交平台非常发达,让现代人非常忙碌,忙着以各种形势赚钱,尤其是网络圈的利用和开发。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言谈之中就督促你与某件事捆绑上了,说不得,恼不得,起先很亲密的关注你的成长,要求你的拓展业务,所追求的无非是利益攀附着人脉的延伸,那发起者不希望在你这儿终止,你这儿不是他们的终端,而是向你那他所未知的人脉关系深入的开掘。
有一次从马驹桥坐公交车回十里河,邻座一位五十多岁的秃顶男子与他的一个熟人聊语音,车上都是陌生人,所以他不忌讳商业机密,说是他发现一个富婆群,都是月入十万的有钱人,现在他们要想办法把这个富婆群好好开发一下,会得到很大的收益。
他说他有一个会所,他说他去会所筹谋他的计划。 无非是贼一样惦记着富婆们兜里的钱,无非是用某一类别的产品或所谓金融产品的资本运作来冠以“消费商”的“碰局”。

我听的毛骨悚然,庆幸自己是个穷女人 ,兜是瘪的,像这种秃驴贼不会惦记我的。
话扯回来讲,你如果让这像电路线一样的销售线路停了,断了,你厌烦了这种所谓直销而实质是传销的模式,灯泡不亮,瞎了光采,别人说你无能,没有本事,活该受穷。
说到传销,人们是谈虎色变,而说到直销似乎是合情合理。传销政府是屡禁不止,而直销却是人们认同的,其实,保险公司及一些保健品公司化妆品公司,以及现在的互联网公司的所谓直销都是传销的模式。
最近又在某些课堂上听说了一个新名词“消费商”,在我从业二十多年的业务生涯中,只知道生产商,供应商和零售商 ,对面的是消费者,把消费者变成消费商,这便是与“碰局”搭上桥了。

我曾经思考过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是销售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初入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先给自己入保险,再说服家人入保险,再劝亲戚入保险,最后走到陌生拓展,这个是很不容易的,聪明人就发明了这种传帮带,转介绍入会员的格式,你只需认识他,他再去传帮带他的家人亲戚朋友,层层类推,这就是拓展开陌生市场,他就前程似海了,就是有能耐有本事,下面的进入把他不由自主的拱上去了,他们就成了有钱有闲,在家躺着,出外游玩也能日进斗金的人上人了,这是多少穷人的梦想啊。
但对于穷人只是画上的一张大饼,大多数穷人就是穷人,亲戚朋友也是穷人,好不容易有个富点的,又不肯相信他,最后还是为有钱人贡献了自己的一点口粮,落魄的回归到苦力活的位置上。
这就是拓展不开,也就到此为止,这行的饭再也吃不下去了,保险公司的体制也让他们呆不下去了。孤儿寡母单由此大量产生。
保健品和化妆品的直销模式也一样,在这个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分享模式,自己先用,说服家人用,劝亲戚朋友用,最后拓展陌生市场,这陌生市场是靠下线的入会会员去开发才有效。

有钱人的圈子都是利益链接的,而无钱人或钱少者想方设法也要去粘连,一旦粘连上吃亏的往往就是这些想一夜暴富的穷人。他们是处在金子塔下面的碎渣。
我有一个亲戚,到外地进入传销组织里,夫妻二人几次给我打电话,我一听就知道是传销,是他们的亲戚骗去的,还骗去了几个村里人,结果不到一年的时间,被人套去四五十万打了水漂,半生的积蓄,最后骗不去下线,他们不得已回老家干苦力活了。
我以为这消费商的“碰局”不是好碰的,那是有钱人的游戏,作为本分的贫者还是踏实的劳动,保住自己的基本口粮,守住自己微薄的钱财。
不要做资本家的有钱有闲的痴梦,现实很残酷。 尤其对普通老百姓很残酷。 我虽然不懂“碰局” 但肯定是有人叫你做消费商,先让你付出,你的家人和亲戚朋友付出,或人民币或美金或欧元,有门槛必须携资金参入,说是保你的生命健康长久,说是保你的青春美丽永驻,而后下面的自我消费推动上面的赚钱,而后让你及你传帮带的团队所得,纵线拉的越长,横线拉的越广,你便成了一个有钱有闲的有钱人,坐吃不空,只要下面有大量垫背和接盘的。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