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宽好养老
文/胡清普
当今漫步街头巷尾,市场繁荣;遍访乡村,民生安逸。城市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眼花缭乱;乡间别墅新房林立,稻菽亩产千斤,迎风卷浪;人们欢声笑语逐颜开,奇装艳服面若桃花。看市景主妇提的菜篮子,丰盛饱满,不肥不腻,注重保健养生;农村老人们浴日阔聊,引孙带娃,棋牌娱乐十分悠闲自在;一到傍晚,音响喧闹,歌舞升平,霓虹闪烁,灯火通明,一派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景象。特别是现在七八十岁的老年人,腰板挺拨,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气宇轩昂。看上去就像四五十岁的壮年,与姑娘小伙相差无几。
想想旧社会,战乱频繁,到处断壁残垣,满目苍夷,民不聊生。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佝佝偻偻,弯腰驼背,走路气喘吁吁,面黄肌瘦,一脸菜色,随处可见乞丐流民。那时家里有个老人,对子女来说是一大包袱。特别是膝下无子无女、无依无靠的鳏寡老人,更是惨不忍睹,生老病死,自生自灭。比起现在的生活,真有天壤之别。

盛世好养老,平安保老人。我国历史上有几个鼎盛时期,如东汉的汉和盛世、唐朝的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等,每逢盛世都把养老、敬老、孝悌列为重要的治国方略。现在我们国家国富民强,没有外侮,非常注重民生;重视休养生息,关心老孺,重视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糸建设。全社会都尊重老年人、爱护老年人、学习老年人、帮助老年人,重视发挥老年人的知识、智慧、经验、专长、技能和优良品德。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发展老年人教育事业,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开展适合老年人的文化、体育、娱乐和老年保健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形成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养老氛围。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持续增长,社会参与老龄事业发展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着力完善老龄政策制度,坚持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的民生国策,逐步增进老年人福祉;大力弘扬孝亲敬老、养老助老优良传统,确保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成果。不断增强老年人的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关怀是我们老年人延年益寿的正能量,我们要珍惜这一大好时光,保持晚节,不忘革命初心,永葆革命本色,继续做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支持者和模范践行者,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积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简介:
胡清普、男、汉族、湖北仙桃市人、1948年10月出生、松滋退休干部、文学爱好者、素有“民间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的雅称。现居住湖北荆州松滋洈水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