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邓瑛 (德国)
本期英译:无心剑(中国)
本期日译:吴志明(日本)
本期诗评:今音 (中国)
三语主播:云舒 (中国)
本期题图:梦如诗(中国)
本期主编:火凤凰(海外)


《陪伴 微诗》
Companion
文/邓瑛
英译/无心剑
By Deng Ying
01
愿手捧诗书
笔中有字堆砌成文
心有所依情有所暖
I wish to hold a poetry book
writing proses with my words
on which my heart and love rely
02
手捧余香
笔下有情方作句
心有所向也风光
I hold lingering scent in my hand
no verse can be made without love
it's so nice that my heart finds its way
03
五洲柳
年年折枝诉相守
与君月下一杯酒
willows across five continents
snapped for yearning year by year
a cup of wine with you in the moonlight
04
燕双双
春来北归飞秋凉
从不孤影忙
swallows always fly in pair
north in spring, south in autumn
one will never leave the other alone
英译无心剑

《陪伴 微诗》
付き添い
文/ 邓瑛
日译/ 吴志明
01
愿手捧诗书
笔中有字堆砌成文
心有所依情有所暖
詩書を手に持って
ペンで字を積み重ね、文に仕上げよう
心のよりどころがあり、情で暖まるだろう
02
手捧余香
笔下有情方作句
心有所向也风光
余香を手に持って
筆遣いに情がなければ美文になれず
心に道があれば美しい風景と出会える、きっと
03
五洲柳
年年折枝诉相守
与君月下一杯酒
五大州の柳よ
年々枝を折って恋情を語り合い、
君と月様が見守るなか一杯の酒でも飲もう
04
燕双双
春来北归飞秋凉
从不孤影忙
アベックの燕よ
春に来て北へ帰り
涼しい秋に飛び回る、忙しく
孤独の影がどこにもない
译于2019年6月15日。
《陪伴》
作者/ 邓瑛
01
愿手捧诗书
笔中有字堆砌成文
心有所依情有所暖
02
手捧余香
笔下有情方作句
心有所向也风光
03
五洲柳
年年折枝诉相守
与君月下一杯酒
04
燕双双
春来北归飞秋凉
从不孤影忙

今音评论:
《陪伴》的视窗在于第二段第三行的“所向。”它和日常生活中的所想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是其中也有个共同点是在于心有所动。关键是在于“动”字上。假如按照事物认识的规律,应该是先有想,后有“向,”更何况,诗歌主人公能够具备那个“所向,”它的基础是有想而作基础,这个基础作用可以分先后,也可以同步。比如和第一段第三行的“所依”同步等。
诗题《陪伴》是一个具有广义的、而且辐射面也比较大的特征。但是在内文当中所出现的,也就是说从诗歌的切入口的“诗书”来看,则和诗题又形成了反差和对比,显得比较狭义化,这也是诗歌的“点”所要求这样做的。甚至也有人说诗歌只有寥寥数语,还哪有那么多的深邃道理在其中。这也算是一种认识,只不过是处于低层次的认识,因为低,常常容易耽误事。问题是出在了对文字有限的理解上。
在这种情况下,评论就要把以简驾繁的过程写出来。以理服人。是在于诗歌的初心在于第一段第一行的领起语“愿。”这个字的平常而不显陡峭,熟悉又没有陌生感。如果要把这样平常的再也不能够平常的字眼结构到诗行里面去,然后再看出它的不寻常的根本,就在于把它放到诗行里面,或者诗歌的全篇当中去思考与辨析它的陡峭和陌生。尤其是诗语的位置前后或上下一调整,它的内涵完全发生变化,因此说按同题诗为例,它发展的方向所存在的变数是无数。
这个无数的空间很大,尤其是空间里发生的变化又是个无数级别,就担心你认识不过来和认识不了那么许多,这就是认识上的有限而不是无限。于是,再结合到第三段第一行的“五洲柳,”它也是这么一个状况。现在,还是站在一个以简驾繁的角度来认识,在诗歌当中存在无限级别的“五洲柳”上来进行一次再认识。从诗歌的逻辑关系来看,存在着一个“演绎法。”比如从面上看三段,是一个从小到大、由窄到宽这样一个次序。
诗歌也存在逻辑关系,但在认识上不能太“过,”原因就在于两种思维方法的不同,诗歌是文学,而文学就必须依靠形象思维来完成它所赋予的任务。区别在这个地方。同时,也可以关注到诗歌发展到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时候,在段落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了“两两相对”的并列。这是在欣赏时尤其要加以引起重视的地方,比如重视段落在纵向发展时候的递进,重视“两两相对”的段落划分区别及意义。
从这首诗歌创作的个性上,它之所以和其它诗歌的结构方式或方法上的不同,这完全取决于创作的个性和个性所形成的思维轨迹的与众不同。同时,也可以从这首诗的因果关系上作一些尝试性的考虑,比如,诗歌主人公的一生追求,也可以用第二段第三行的“心有所向”来予以定位。再如诗歌主人公的一生理想,又可以用第三段第三行的“与君月下一杯酒”来进行诠释。
这时候的所谓定位和诠释,就诗歌发表之后已经不属于作者了,而是作为了社会财富和共同资源,并按照各取所需,已经在实施中了,这就是诗歌成功的地方,也就在这个时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是否能打动人,因为意义也有假性的,这种假性是指没有得到具体化解,而又不过分去进行解读的一种度,作为分寸感,写评论尤其要予以引起重视。

旅德女诗人邓瑛
Ying deng_Klein邓瑛:笔名和曾用名,毛毛、樱子。资深文化名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现为香港诗人联盟理事.香港国际名师名家名人联合会荣誉副主席,国际联合报社执行总编,世界诗歌联合总会常务主席、作协会员、欧洲华文诗会会员,国际田园诗会顾问、栖心晓筑文学社荣誉社长、凤凰诗社欧洲总社会员等。长期从事文化艺术领域和驻外机构工作。为人谦和,文字优美,其作品和人品皆深受大家喜爱!现居德国.
英译无心剑 Heartless sword:

译者简介:无心剑,四川泸州人。南大数学专业毕业,目前在一所高职院校,从事数学、编程及计算机英语教学工作,但是酷爱翻译,尤其痴迷于诗词翻译,雅号“酒城译痴”,在过去十来年,凭着兴趣与热情,翻译了两千余首诗词(中译了700余首英文诗与60余首英文歌、英译了500余首古诗词、1400余首现代诗与70余首中文歌),形成了比较鲜明的译诗风格。部分翻译作品在刊物上发表,比如《新东方英语》、《九月诗刊》、《当代国际汉诗》、《零度诗刊》、双语季刊《诗天空》、《诗殿堂》。另外,还鼓捣了汉英双语诗200多首,英汉双语诗100多首。鼓捣了古体诗600余首,绝句几十首,现代诗百余首,以及俳句几十首。做文学翻译的同时,也从事商业翻译,既有实用文翻译,也有学术论文翻译,涉及多个领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

日译者简介
吴志明,男,祖籍江苏泰州,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德国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不久移居日本东京。多年来,从事中日及多边贸易工作,还热衷于中日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事业。工作之余,好舞文弄墨,作品散见于中日报刊杂志及网络公众号平台,以浪漫主义色彩浓郁的抒情诗为主。现为公司董事、江苏省海外交流协会理事、日本华文文学笔会会员。

评论作者简介:今音(笔名),王荣根,诗人,小说家,实名编剧,评论家。曾获《上海文学》奖项。中国长航作协理事,上海浦东新区作协理事,浦东作协文学理论批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浦东诗廊》杂志编委。《今音中外诗评选》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十五部,评论十三部,合集三部。影视签约作家。现居住上海。

朗诵者
云舒,任微信平台《红月亮诗画艺术社》副社长兼朗诵主播及《江南诗画艺术院》《国际联合报社》主播及多个平台任主播。用双手书写美丽人生,用文字记录岁月的沧海桑田,用声音传递人间的脉脉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