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 的 回 报
方 霞
大家的耳边是否会时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太难管了!怎么说都不听;自私自利、以个人为中心。”是啊!我们的生活中确实会遇到这样的孩子。他们的教育、沟通、心理健康等问题都向我们提出了挑战。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怎样与他们沟通,又怎样教育他们呢?
好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只要对孩子好就行了,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给他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甚至为了孩子,拼命的在外打拼,无私地奉献。可最终换来的是什么呢?常常是子女对父母的不理解,不愿和父母沟通。也常听有的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自私冷漠,很多孩子只懂得索取,不懂奉献。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的家长在付出,奉献爱的同时,是否想到向孩子索取爱?孩子在得到您爱的同时,是否想到回报爱?是否会对您心存感激?哪怕是说一句关心的话,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给劳累了一天的爸妈捶捶背,拿杯水………
这不仅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听过的一个讲座。听完后真是受益匪浅,尤其对里面的一个案例更是感受颇深。讲的是一个上幼儿园的小孩儿,晚上看到将要出门的妈妈穿的衣服很少时,就对妈妈说:“妈妈,你冷不冷啊,我把我的外套脱下来给你穿上吧!”我想,当我们家长听到这样的话语时一般都会拒绝孩子的好意。可这位妈妈思索了片刻后却说:“好啊!你脱下来给我穿上吧!”当她披上女儿的外套后,非常夸张的说:“妈妈穿上你的外套,真的好暖和啊!谢谢你的关心,你真是一个细心的好孩子!”过了一会儿,妈妈脱下外套,还给了孩子,幸福的出门了。孩子得到了妈妈的肯定和赞扬也同样很高兴……
孩子的爱心,感动了妈妈。这不正是爱的回报吗?试问,一个没有爱心,没有同情心和感恩心的孩子,长大后如何对他人好?如何在社会上立足,又如何为社会做贡献?“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我们应学会感恩,时时感恩,处处感恩!
感恩亲朋好友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感恩有一个温馨的家;感恩上天赐予我们一活泼、懂事的儿子;感恩儿子带给我们的意外惊喜。
记得儿子3岁时,一次我胃疼的厉害。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给你揉揉。”说着把他那稚嫩的小手放在了我的肚子上。过了一会儿,又说:“妈妈,你吃个栗子吧,养胃。(可能他听我说过栗子养胃)”那一刻,我好感动!虽是一句话,一个简单的动作。却让我感动了好久!
前不久,我带儿子到影院去看电影,同去的还有我们楼上的辰辰和他的妈妈。一会儿,又去了一个小孩儿,他们都认识。那个小孩儿拿去的葡萄干儿,分给了儿子和辰辰一人一小把。儿子先拿出几粒葡萄干儿,说:“妈妈,给你个葡萄干儿尝尝。”说着就塞在了我嘴里。我忙说:“谢谢,葡萄干儿真甜!”这时,婆婆也来了,儿子又拿出几粒送给了奶奶。同去的辰辰妈羡慕地说:“你儿真好,有东西先分给你们吃。俺辰辰就不行,他喜欢吃的东西谁都不给,假如你咬一口,他就不吃了。”听了别人的赞美,我心里美滋滋的!当孩子听到我们的赞扬时,他可能会更高兴,或许更能激发他继续表现的欲望!我继而又想到,到底是父母之过还是孩子之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关键在于家长引领是否到位。
其实,孩子小时候都是很爱表现的,也是很有潜力的。正是出于对新事物的好奇,所以凡事都想去尝试一下,只是我们做父母的老是害怕孩子做不好,而代替他们做了。长此以往,就给孩子养成了自己的事情不自己做,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不良习惯。像是有的孩子小时候想自己吃饭时,父母怕他们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就干脆喂孩子吃饭;孩子想自己洗洗小手绢或袜子时,家长担心他们洗不干净,就帮着去洗。长时间下去,孩子的事情由家长去做也就变成了理所当然。甚至有的孩子现在都上大学了,自己的衣服、袜子还让家长洗。记得,听一朋友说:“她孩子上中学时住校,每次回来都带回一大包脏衣服和好多未洗的袜子。并且临走时每次都给孩子带上十几双干净的袜子去学校。”
出现这种现象,有责任的家长他们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孩子的懒惰与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就是家长惯得。给他带这么多的袜子干嘛?拿两双够替换的足以。但凡有责任家长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样做对孩子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所以,我们从小就应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不要事事都替他去做,事事包办。那样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更不会培养出有爱心的孩子、会感恩的孩子。因此,我们家长应学会放手。只有大胆的放手,才能培养出能力强的孩子。只有让他亲自体会了凡事的不易,日后他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从而才能激发他对父母和他人的爱。用他的爱去回报父母、回报他人、回报社会。
爱,无处不在,使世间万物充满了生机;回报,无处不在,使茫茫人海涌动着欢乐!

【作者简介】方霞,女,山东济南人,教育硕士,从事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多年,多次评为优秀班主任,闲暇多余从事诗歌、散文创作,现有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