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 会
方鑫怡
乡下的庙会颇有趣,也独一无二。当元宵节过去,我最期盼的,便是逛庙会。
正月十六庙会就开始了,一直办七天。我不愿随母亲一起去。一是母亲起得太早,天刚露出一丝阳光,照在院台上,母亲便拾掇好出门了。我着实不能理解母亲为什么要去那么早,像我这样生性懒的,那时还在被窝里做梦呢!二便是无趣,母亲来庙会,大多是买些菜,买些日常用品的,只能跟在母亲身后,听他们讲价。而且庙会大得很,我要是随母亲这么走一遭,还要帮母亲提东西,却不给我一丝好吃的,一会儿便没了兴致,叫嚷着要回家了。
母亲或是知道我那贪玩的性子,便不再管我,一个人逛去了。
孩子们大抵也是这样,八九点钟出门便碰到了几个要好的伙伴,燕哥儿坐在张大娘的小三轮车上,向我们挥手,喊道:“小怡儿快来,大家上车,我载你们去!”大家欢喜地跳上车,搬出小马扎坐好,说着:“张婶新年快乐!”“大娘过年好!”
到了会上,张大娘便骑车走了。我们自然也玩起来了。左手拿着糖葫芦,右手捏着老酸奶,胳膊上还挂着一袋子“油炸滚”,兜里揣着苹果、橘子、瓜子还有糖……
晃悠着,还是来到了套圈摊子上,“大伯,来十个圈儿!”燕哥儿喊道,随即,大伯便麻利儿地递来了十个圈。“今天我就让你们看看我的厉害!”说着便把手中的圈儿扔了出去,“啪嗒”一声,稳稳地落在了空地上,随后便是一阵爆笑的声音,“哈哈哈,燕哥儿这就是你说的厉害啊!”“燕哥儿,我来吧,好歹我还能中几个呢!”伙伴们的笑夹杂在喧闹的人群中,清澈又欢喜。
“扬哥儿,这次你可得请客,小怡儿好不容易回来一次,你去领她坐木马啊!”“行嘞,我可忘不了我妹妹!”幼时最喜欢坐旋转木马,虽然只是立在田地上的,有的被磨掉漆了的,如游乐园里一样的木马。听着欢快的音乐,随着木马的旋转上下起伏着,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就是戏台了。音乐一起,整个庙会的人都知道,西边的戏台又开工了。我喊着扬哥儿他们,一起往那边跑。戏台简陋的很,是在大货车上搭起来的,摆的物件也是少得可怜。台上,穿着黑大褂戴大白胡子的老生正咿咿呀呀地唱。观众们多是上了年纪的长辈,也不拘束,随地往那小山坡坡上一坐,便是最好的听众。“好!”人群中爆发出一场激烈的掌声,还有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不懂,也只是跟着鼓掌,喊一声“好”。虽然听不懂他们在唱些什么,但是却觉得翘着兰花指,满台踱步,咿咿呀呀的唱,还颇有趣的。
“三叔,买了这么多东西啊,给你孙子的吧!”“是呀,他这小子最爱吃油炸滚了!”“张婶,燕哥儿呢?”“他啊,还不知道去哪疯玩了呢!”“李姨,你这油炸滚是买的老秦家的吧,这香味我可忘不了!”“那是啊,满会上就数他家的最好吃了!”“陈老,又来听戏啊,这次的怎么样啊,还是《穆桂英挂帅》最好听吧?”“哎呦,这次可不是了!这次数那《西厢记》好听啊哈哈!”“喜延,回家吃饭了!”……
戏,慢慢散了。人,也慢慢走了。但那热闹的声响似乎还停留在耳畔,久久回旋……
(作者系历城三中学生 指 导教师:刘德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