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西宁
文/才让
儿时的梦想是坐上一列绿皮火车,自己一人去到向往的城市,体验别样的人文风情,欣赏别具一格的建筑气息,留下属于自己的小城记忆。如今,儿时的梦想算是实现了,来到了向往的城市,步入了大学校园,这里有着更为自由的的环境。在这座城市,我看到了世界的繁华,品尝了生活的韵味。时间总是匆匆忙忙,而它就像是一张褪色的相片,在时间的边缘流淌。当我欣赏了这里的繁华,乘着火车踏上归途时,才发现家乡是最好的归处。
山有峰顶,海有彼岸;漫漫长途,终有回转。当我踏上回家的归途,隐隐中有股熟悉又陌生的力量在牵引着我,迫切的希望回家的时间能够缩短,但又在心中默默的希望列车再慢一点。我知道熟悉是因为:那是家的牵引,可是我不知道感到陌生究竟是怎么回事。经过漫漫的路途,列车到站了。欢喜的飞奔出车站,看着映入眼帘的家乡,感觉焕然一新,终于知道,那股陌生的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原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拖着行李箱,漫步在熟悉的街道,看着新的变化,静静的感觉着往日的痕迹。
西宁,有“美丽夏都”的美称。人们也往往来表达对这座城市的向往。如今,我与它相聚。在西宁,春天的温和,夏季的凉爽,秋季的清凉,冬天的寒冷,每一个季节都呈现给我们不一样的感觉,每一处都别有味道,让这座城市显得格外动人。在秋天踏上西宁的土地,迎接我们的是便是清凉的秋风。往日的印记还在,新的变化也有,更衬得西宁魅力无限。
树更绿了;
水更清了;
城市更干净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天的西宁,绿色成为最幸福的发展颜色。绿意盎然,鲜花满城。一幅“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的西宁绿色发展美丽蓝图正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云是最洁白的,天是最为蓝的,水是最为清的,饭菜是最可口的,人是最亲切的。
近几年来,西宁市区里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座座立交桥横跨城区,街道更加干净了,现代化的气息越来越浓。南山公园,儿童公园,朝阳公园,文化公园等都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南凉虎台遗址,更给西宁这座古城平添了几分神秘;西宁植物园里,满园丁香在微风的吹拂下,散发着阵阵清香。古今结合,交相辉映,为美丽的西宁平添了几分秀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西宁人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的衣着更加艳丽,时尚了,显得更加有品位了。
西宁市区的中心广场,新宁广场为市民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人们在茶后饭余,漫步来到广场,一边散步,一边欣赏古城新貌。
除了市容市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之外,人们的生活条件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以前的房子大多数平房,只能有很少的几栋三层楼房。家里没有自来水,要用就要去公共打水房打水,去公共卫生间上厕所。在平房里,一排房子才有一个水管,有时候用水得排队等,很是不方便。而且厕所大多数是旱厕,冬天会结冰,夏天会发臭。取暖用的是炉子,生活的时候满房子都是烟雾,尘土很大,环境污染很大,空气质量很不好。
以前西宁得交通也很不便利,大多数其自行车或是步行出门,仅有几辆公交车,而且公交车是小型得,承载不了很多人,遇上人流高峰期,每辆车都记得满满的。
那时候学校也很少,仅有几所学校,学校里的教育设施也是不完善的,没有像样的活动场地,操场是土质的,遇到下雨下雪天气,体育课都不能正常进行了;师资资源短缺,一个老师除了教自己专业课之外,害的兼顾其他课程教育。
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的西宁全是高楼大厦,楼高盖的很高,很漂亮,各种各样,楼房里还安装了电梯。现在的马路又平又宽,四通八达,可以到达任何地方,公交车也很多,也能承载很多乘客。家家户户也都接通了自来水,再也不用排队接水了。旱厕也更换成了水冲厕所,家家都有抽水马桶,再也不用上又脏又臭的旱厕了。
现在的 西宁是大家用 心血跟努力换来的,我们要珍惜,把我们的家乡建设的更好。
才让, 中国西部散文协会的会员。西 现代文学特约作家,喜欢写作 ,作品发过(青海青年报) (西部散文选刊)( 河清海晏 )(新湟中)(青海法制报)(青海日报)(西宁文化)(昆仑文学)等,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过文章。喜欢用文字来表达内心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