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一位年轻的同事问我说:“您经历广,见识多,已经活到知天命的岁数。怎样理解幸福?”
怎样做才能获得幸福?无数的平凡和不平凡的人都想过这个问题,我也想了无数回,也听了无数回。但一直没有给自己做个总结。
一句话,每个人都有幸福的时刻,也有不幸的时候。
这是个哲学命题,关于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期节目,专门到大马路上去问张三李四“什么是幸福?你有幸福吗?”
我记得我们年少时老师教唱的一首歌叫“幸福在哪里?”
“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她在你晶莹地汗水里啊!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月光下.也不在睡梦里,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幸福就在你闪光的智慧里”。
我现在看来,幸福无处不在,它即在柳荫下,也在温室里,它在月光下,也在睡梦中。即在青年也在老年。
幸福从何而来?
旅游是有快乐的,发现新鲜的事物也是有幸福的。
那些自杀的人是不善于发现和寻找幸福的人,才走上绝境,抑郁的人就像眼瞎的人,只见黑暗不见光明,只见痛苦不见幸福。
幸福感与自由有关系,奴隶是无幸福可言的,只有实现人身自由和财务自由的人才享有幸福。
一个犯罪的人是没有自由可言,自然也不会获得幸福。所以为着自由的幸福,不要去干违纪犯法的事。
败家子不懂得攒钱理财的幸福,同样吝啬鬼也不懂得消费的快乐。这是两个极端。

我在首图观察到的那个行如蜗牛的年轻的不幸的残疾人,生活跟乞丐差不多,没有正常的进食,明显缺乏营养,晚上就睡在首图的楼道里,名副其实的低到尘埃中的人,可我每次发现他在阅读时脸上洋溢着幸福感。
幸福的获得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要有钱至少 能满足日常开支,要保障未来所发生的意外支出,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古人都说了“贫贱夫妻百事哀”,但也不一定贫贱的人就一点幸福都找不到,也不是就一点幸福就不能获得。幸福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种简明扼要的生活态度观念,乐观有趣的人是容易俯拾即得。
久旱逢甘霖,梅雨季见晴天,一朵花开,一果成熟,饥饿有美食,寒冷有棉衣,困了能睡,累了休息,这都是小处易得的幸福,大处的典范当然要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老年得子,所以说幸福无处不在。
幸福往往跟美感结伴,因感觉美感而产生幸福感。美靠发现,有所发现了自然幸福感就来了。发现靠心智,所以要想获得更多的幸福,就要开发心智。一个心智健全而思想伟岸的人幸福的层次就高。苏东坡即便放逐到黄州,他也能找到幸福,这从他的诗词中就可以发现他幸福的秘密。还有柳宗元,一个贵族,被发配到偏远的永州,与村姑同居,却能从山水和小人物中找见幸福。
当官有当官的幸福,为民有为民的幸福。
所以,要想成为幸福的人,多读书,扩展眼界,幸福就隐藏在那辽阔天空里,王维就说“行到水尽头,坐看云起时。”
一阵风,一场雨,一朵云,一花一草诗意的境界都有幸福。
幸福往往从艰苦中来,就像孕妇,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会有前所未有的幸福感,我是深有体会的,并且这种幸福感会波及一家相关的人及亲戚。
我曾见一位朋友,结婚十几年无儿无女,每次见他愁容满面,生命的状态极其消沉,写的诗也是悲哀沉郁的。后来有了儿女了,又事业有成,再瞧他喜笑颜开,我就知道他获得了幸福感。
有无幸福感确实写在脸上的。
保证健康,避免灾祸,是获得幸福感的前提。天灾人祸有疾病肯定不会有幸福存在其中。
追求幸福感也是一种能力。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