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最具生命力
文/石岩磊
韩愈,字退之,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和政治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章气势恢宏,说理透彻,逻辑性强,《师说》《马说》《进学解》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其中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金句,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等。
韩退之不仅为文天马行空气度不凡,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位胆识过人的大丈夫。唐穆宗时期,他欣然领命孤身一人深入藩镇劝退叛军,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动摇了敌人军心,让穷凶极恶的叛乱首领放弃了继续扩大地盘的图谋。公元819年,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长安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尖锐地指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如果不加以遏制,则会“伤风败俗,传笑四方”,直接怒怼当朝皇上的愚行。
尽管韩愈常常做出胆大如斗的壮举,可他也有胆小如鼠的趣事。据《唐国史补》记载,韩愈曾和好友一起爬西岳华山,此山峭壁林立异常险峻,自古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当他们登上苍龙岭时,只见下面万丈深渊,白云绕路,不堪回首,韩愈顿生绝望之念,便写了一封遗书投在崖下诀别,最后还是华阴县令派人将他救了下来。至今华山还留有“韩愈投书处”的景点,人们闻此传说无不忍俊不禁。
韩愈的胆量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实在令人费解,可这样的例子也并非鲜见。我的一位老乡,曾是其单位叱咤风云的一号人物,办事雷厉风行一言九鼎,下属见了他腿都哆嗦,就是这样一个厉害角色居然晕血,他每次体检抽血一定要紧闭双眼,否则将浑身颤抖甚至晕厥。大概每个人全会有自己的弱点,就像阿喀琉斯之踵一样是最薄弱的地方,经不起丝毫的刺激,也因此我们是有血有肉鲜活的个体。
可是,我们常见的英雄却都是完人,对他们的宣传报道中找不到半点缺点和不足,所有的优点全集中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光彩照人,就连小时候也与众不同,好像他们天生便是神人,需人们抬头仰视。但这也让我们对其产生了距离感,感觉到一丝存在的虚无,甚至在疑虑中生发出抵制情绪,楷模、典范的形象从而大打折扣。难道我们培树典型非要把他们举上天吗?
或许真实才最具生命力,缺点并非就一定意味着负面影响。韩愈投书求救的典故非但没有令其形象受损,反而让后人感到他的真切与亲和,因此对他的印象更深入一步。反观当前那些曾红极一时的表率榜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有的还因为爆出负面新闻而名声狼藉,更为恶劣的后果是,大家由此会对一切的宣扬形成不自觉的拒抗心理,不信任、不接受的状况较为普遍。
文玩界有个说法,就是完美无缺的物件多是赝品,因此逼得造假者要费尽周折做出瑕疵来。同样的,典型塑造也不可过满,挑不出毛病便是最大的毛病,英豪也应该亲民,他们的缺点或许正是其可爱之处,为何非得人为给他们刷上刺眼的“包浆”,令其闪着不实的贼光呢?可以说是:韩愈畏险不退之,英模完美无人识吧。
2019.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