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居文俊,男,花甲外豳。江苏省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与权贵无缘的”老骥“,历风雨,见世面。走黄河,跨长江。余羁押<绊>于野,然改革春风吹我家,方可在方格田野耕耘。书写6000余篇200万余字新闻、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中国楹联报》《人民网》、《中国诗歌网》等媒介发表。百余篇<首>获国省市县不同奖励奖品、奖状、奖金!
往届政协委员“胡高超”
文/居文俊
诉衷情.·射阳县“三届”政协委员胡高超
(县七八九届)
书帖。民接。为政协。叫高超。思左右。乡友。相融聊。
三届使来邀。担挑。初心难去消。尽晖韶。

话说江苏省射阳县经济开发区中心村年逾七旬、曾为县七八九届政协委员、中心<光荣>村民调主任、副主任、主任的胡高超,“不忘初心履职责,服务桑梓无怨言;婚丧之礼助四邻,担当使命乐如仙。”

履职尽责
与共和国年龄相仿的胡高超,由于建国之初国贫家穷,只读四年书即辍学。生性活泼的他便于同龄伙伴打腰鼓、扭秧歌,在村文娱队,为鼓励、鼓舞、鼓动乡民在盐碱地刨茅草,挖穷根,挑河治水,疏浚河道,理顺排水系统,营造良田。从生产队长、大队<村>民调主任到副主任、主任,深得农民群众信赖。尤其是被村民选举推荐为射阳县七届政协委员,更是不忘初心地履职尽责。成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农民政协委员,充当党和政府联系百姓的“桥梁”、“纽带”,尽可能地为百姓脱贫致富筹谋、办实事,赢得父老乡亲信任。在七八九届县政协委员任上,上交搞好“责任承包土地”等政协提案12例,为家乡铺路修桥等做好事百余件。

助人睦邻
以乐施好善著称乡里的胡高超,村里大事小情,尤其是农家“婚丧”之事,基本是家家都请胡高超主持“婚丧”之礼仪。无论村里谁家有“婚丧”。胡高超有求必应,且乐此不疲地昼夜操心操劳,无怨无悔。无论谁家有妯娌不和、兄弟相殴、父子反目...都想到请待人有道、处事有方的胡高超前来调解调和。从不拖泥带水、快人快语的胡高超,有理有节、爱憎分明,分清正反的公断是非曲直,循循善诱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只要到场,皆马到成功。消除双方隔阂,使有矛盾的双方当事人和好如初。据统计,胡高超在任村干与退后期间二十多年,帮助乡亲“婚丧”之事万余次,受惠三百余家;协调处理乡邻“纠纷”、“矛盾”5000余起。被左邻右舍誉为“‘炮筒’式慈祥人”。

老骥乐为
在射阳县七、八、九届政协委员、村干部任上退下来后的胡高超,仍以中共党员“八条标准”严格要求自律,快乐有为,不忘为乡邻谋福祉之初心,担当起百姓富裕、村庄美化、道桥兴建等使命,仍然以曾为县政协委员的标尺衡量言行。近3年来,承包了几千米的“光荣大沟”水面清洁。日前,笔者下乡见他冒着暑伏骄阳,与年纪相仿的舅爷、兄弟等亲友,汗流浃背地打捞河面浮萍、杂草等垃圾。看着碧水荡漾的涟漪,尤似胡高超等与建国年龄差不多的农民们一颗颗火热的心,伴看他们面颊一条条皱纹,泛起一朵朵清纯、清亮、清艳爱家爱国的莲荷“芙蓉”,辉映蓝天白云!

“履职尽责胡高超,助人睦邻众夸俏。老骥乐为清沟道,家国美景尽妖娆。”中心村年近七旬的“卞永华”老师还以此赞美往届政协委员胡高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