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连载·送盘缠
作者:孟安林(邢台)
傍晚九点多的时候,帮忙的乡亲吃饭后都走了。破落的小院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院子里临时扯起的日光灯在夜风中摇拽,摇摆的灯光照在院子里堆放一地的桌椅板凳, 大锅小灶上,照在了摆在北屋墙根下那一次溜花圈上,忽明忽暗地反射着红红的,绿绿的,蓝蓝的光。夜风吹动着,花圈的枝叶挽联发出刷拉刷拉地响。
北屋里黑着灯,门口挂着珠帘,门框上白纸黑字依稀可见:“林中少见千年树, 世上难有百岁人。”珠帘后边供桌上蜡烛在风吹下摇晃,随时都有吹灭的可能,蜡油像泪水一样流淌。 蜡烛前面摆着水果点心,蜡烛后面香炉里燃烧着- -炷香,冒着一缕缕青 烟,缠绕着哪崭新的刚刚油漆过的黑棺木,棺木头上镶嵌着子孙钉,棺木四面贴着金色,银色格式图案。
王奔儿身穿白,孝衣,头戴孝帽,腰缠马鞭子粗的麻绳,脚穿白鞋,跪在棺木跟前,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其他几个人也都一身白孝,分成男女两侧挤在两旁。破旧的小屋显得昏暗拥挤,他们也许白天哭累了,这时候都跟睡着了一般,没有-点声音。屋里静得让人害怕, 令人窒息。只有墙上那陈旧的挂钟滴答滴答声,伴随着院里风吹花圈的哗啦哗啦声是那么清晰。

鐺鐺。人们被钟声惊醒,哆嗦了-下,不由的抬头一看, 已经到了夜里12点了。
“准备准备吧,”王奔站了起来,伸了下腰,活动了下跪得发酸麻木的双腿开口 说:“正好香烧尽了, 蜡也快烧完了,咱们准备走吧!”
王奔指着他的侄子苦娃说:“你在前 面打着灯,”又指着他的堂弟说:“你拿着 你大娘要乘坐的白马,我端着酒菜和给你大娘的钱,“王奔 又指着他的堂哥说:”你那抗把扫帚走在最后,去的时候扛着,回来时拉拉着,咱们出发了。

王奔看他们准备妥当,又嘱咐说:都记住我说的话,拿灯的领路,拿扫帚要在最后面,回来也一样。路上谁也不能说话,尤其不能喊别人名字,回来时绝对不能往后看,否则老人听到亲人名字或者看到我们脸,舍不得走,她就不能按时启程了。
“记清了”他们几个齐声应道, 声音不大,显得格外紧张郑重,还有点害怕。”我们走了后, “王奔对这屋里几个女人.说:”你们舀瓢水把门口拦住,香不续了,蜡不点了,院里灯也灭了,等我们回来,谁也不许再哭了
王奔说完后,他们几个一阵忙碌,拿好自己该拿的, 在棺材旁跪了下来哭了起来有哭娘的,有哭奶奶的,有哭大娘的,)哭婶婶的。三声哭毕,只听王奔大声喊道:”娘哎,咱们上路了!“他们一行人朝外走去。

”娘,您抬抬脚,过门槛了。 “娘哎,咱拐弯了。”
出了家门,院里灯灭了,大门吱纽吱纽关
只有王奔侄子手里那把去了灯罩的手电,小灯泡发出一片微弱的散光,照亮了门垛上那束白幡,照亮了他们一行白衣人,在黑黑的夜里朝前蠕动前进。
街道里静静的,更是看不到一户灯光。狗也不知为什么,今夜一声不吭的躲到哪去了。出了村,地里一人多高的庄家黑乎乎,风一吹哗啦啦只响好像随时都有怪物窜出来- -样,吓得他们加快了脚步。天阴的更黑了!
终于,他们走到了村外那个十字路口,他们停了脚步跪了下来。
王奔摆好酒菜,纸钱,还有他老娘要坐的白马,掏出打火机,哆哆嗦嗦点燃。火光映红了他们白白的脸,白白的帽子,白白的孝衣
”娘哎,.上路了“,王奔倒了杯酒,慢慢洒在地上:”娘哎,吃饱喝好,往西南,莫回头,放光大路西南走!
娘哎,拿着您老的钱财上马走,一路上甭小气!该送礼就送礼,该打点打点,阎王好见小鬼难维。送了钱,不查咱,一路畅通到西天!“
火熄灭了。王奔他们瞌完头站了起来自自觉排成一队向回走去,走在最后的那个拉拉着大扫帚,一路哗哗的跟着他们响了不停,扫灭他们一行人的足迹。这一队白衣人,跟着小小灯光向回走。
身后的十字路口留下一堆燃尽的纸灰还有祭典后留下的酒菜供品----
(未完待续)
2019年8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