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沉为骨玉为肌
文/寒冰
“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酴釄倒,只比寒梅无好枝。”这首七绝诗是北宋大诗人黄庭坚咏水仙花的,诗中的“水沉”是沉香木的别称。诗中描写了水仙花的生长环境和仪容、幽香,可谓吟咏水仙花的上乘之作。
水仙花素洁高雅,卓尔不群,不与桃李争妍,不与牡丹斗容,亭亭玉立,自有迷人的风韵。她那“含香体素欲倾城”的香姿,“不惧淤泥侵皓素”的品格,“不怕寒晓侵”的精神和只需一勺水就能生根发芽、迎春开放的朴素作风,赢得了大众的青睐和赞许。隆冬时节,当万木萧条、寒侵肌骨之时,一束盛开的水仙给长期蜗居的人们带来了春的讯息,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连九五之尊的康熙大帝也盛赞水仙道“翠帔缃冠白玉珈,清姿终不污泥沙。骚人空自吟芳芷,未识凌波第一花”。 水仙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由于其鳞茎长得像洋葱、大蒜,所以在六朝时被称为“雅蒜”、在宋代被称为“天葱”。此外,还有“金盏银台”、俪兰、雅容、女星等美丽的别称。
水仙花根如银丝,叶如绿箭,花如金盏银台,清秀美丽,高雅绝俗,引得历代文人骚客为之题诗作画,奉献了不少优美的篇章和传世丹青。吟咏水仙的诗作中最著名的当数黄庭坚的《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是谁招此断肠魂,种作寒花寄愁绝。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说水仙花是多愁善感的洛水仙子所化,“凌波仙子”一语,惟妙惟肖的勾画出水仙的风韵,自黄诗一出,“凌波仙子”这一水仙雅号便一直流传至今。南宋词人刘克庄也毫不示弱,高声吟唱道“岁华摇落物萧然,一种风情绝可怜。不惧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骚魂洒落沉湘客,玉色依稀捉月仙。却笑涪翁太脂粉,误将高雅匹婵娟”。批评了黄庭坚将高雅的水仙花比作脂粉气十足的“凌波仙子”,赞扬了水仙花“不惧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的高贵品质,也是咏水仙诗中的神品。
宋代词作中有许多咏水仙花的佳作。例如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水仙花》词曰“梦湘云,吟湘月,吊湘灵。有谁见、罗袜尘生。凌波步弱,背人羞整六铢轻。娉娉袅袅,晕娇黄、玉色轻明。 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怕佩解、却返瑶京。杯擎清露,醉春兰友与梅兄。苍烟万顷,断肠是、零冷江清。”词中看似在描写湘水神女,实际上笔笔都在描写水仙,将水仙描写的有血有肉,有灵有气,好似美丽的神女。其中下片开首四句连用四个“心”字,造语警奇,清隽幽远,颇受后人颂扬。南宋末年,国势垂危,许多流浪漂泊的词人常借水仙抒怀咏志,表现个人高洁的操守,如王沂孙在《庆宫春.水仙花》词中将水仙誉为“国香”,并赋予其人的性格。
水仙花不仅叶姿秀美,花香浓郁,让人赏心悦目,而且它的球茎还可以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作用,用于腮腺炎初起时消红肿热痛等。 我赞美水仙花,赞美她不追求肥田沃土,不追逐荣华浪名,只需一捧水的滋润,几粒卵石的支撑,依靠消耗自身蓄积的营养,就为人们送来春意盎然的奉献精神!我敬佩水仙花,敬佩她高雅脱俗、冰清玉洁、不事张扬、凌寒傲立的孤高品格!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生于1964年,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集邮等文章数十篇。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编辑)、晓渡(安徽诗歌主编)、晁一民(鲁南作家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周瑟瑟
执行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