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雾散,梦想花开
窦 艾

我坐在窗前,没有风声,没有雨声;望向那无尽的天空,我不知明天是怎样的旅程。十五岁,这又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看过别人的简历,听过形形色色的人的诉说,我发现这世界真是一个神奇炫妙的梦境,我在梦中,我消失在黑夜中。
清晨,湿润的水汽在灰暗的天空中缓慢又空灵地飘荡,我独自走在街上,望着那似有似无的早店招牌,鹤立在飘柔的清风中,任凭露水肆意絮乱地蹭痒我的脸庞。天是那样的灰暗,望向四周,我真想揭开那一层层紧紧笼罩在身旁的白纱。路旁,细瘦暗淡的细枝托起一根根精光了身子的柳条,它们显得那样地糟乱,在一团早风中无力地飘荡。远处的行人们,黑色的风衣,深色的牛仔裤,擦得刺眼的各色皮鞋,一块如砌好的、沉重的、黑光幽幽的双肩包按在参差不齐的后背上,像一尊凝重的方块雕像,载着千百人从少到老的梦想。这是怎样的梦想?我的双肩包早已褪去光泽,染上了块块点点的混泥;我的脚步早已飘忽,却还要装作有力地猛劲敲打着操场。在外人看来,我幸福、无忧、快乐,正处在丰富欢腾的大好年华,我可不为生活愁苦。但,我迷路了。我看看一脸稚嫩却还在对着镜子傻笑妄想的自己,我将心中的幻想猛地掏出——那封存已久却又装载着幼稚天真美好的团雾,不知不觉被寒风吹散了。
人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人的灵魂是最丰富的、最复杂的、最珍贵的。人们常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灵魂。”是呀,一个人的灵魂,当然只有一个。但是,在这缥缈无际的时空中,在这迷茫恐慌的世界里,在这属于一个十五岁孩子的梦里,可否,允许有两个交织不休的、缠绵荡漾的灵魂共存?
紧闭双眼,在这灰蒙絮乱的街道中,我的思想霍地变得格外闪烁。如果,在一个恍惚无力的身体里,共存着两种挥之不去的灵魂——一个,是承载着美好幻想、支撑着全部动力和热情的希望;另一个,是被现实挤压的、理想平淡的理智和思想。然而,人的灵魂只能有一个,你会抛掷哪个?我的心是缩紧的。丢失第一个,生活将变得暗淡无力,被长期渲染了的美好梦想,不免让无尽的失望慢慢冲消,生活的色彩一点点褪去,当初渴望的境界,只得被自己坠得深沉的灵魂一点点遗忘。若丢失第二个,失去了现实的支撑,失去了事物的基础,过于缥缈,过于幻想,只能一步步被残忍的现实抹灭,被不知不觉间的伤痛割去希望的焰火, 这时你才会发现,你和这世界,隔了一层透明的霜墙。我不知如何面对,因为这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迷茫。人生,到底是怎样的境界?我们奋斗了、付出了,也得到了,但我们真正的快乐吗?那最终来自内心的呐喊,真的是现在人们都期望的吗?我知道,梦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的差距,但这差距,就不可缩小改变,成为现实的一部分吗?
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身世名门的上层富有者,拥有高权贵和大好前途的绅士,同时也是善良无私的伟人。他的现实生活,可谓衣食无忧,丰满又美好,过着一般人无法想象的富足生活。在他的灵魂深处,埋藏着另一个伟大却又不现实的梦想。在他活着的世界里,他发现眼中的一切越发让他无法安定。他发现农民与地主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发现法律制度的虚伪和反人民的本质,发现国家机构中各级官吏丑恶的嘴脸,发现神父们的市侩嘴脸和宗教仪式的荒唐无稽......这一切,让他的灵魂不再独立,开始渐渐分为两级矛盾的灵魂相互纠缠,出现了矛盾的心理和不定的状况,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在寻求新生活中清醒与软弱、奋斗与仿徨、呼喊与苦闷的内心挣扎。最终,他选择了新的灵魂。他抛开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开始用自己的行动去完成心中期望的那一片净土。他抛开自己丰盈的物质生活,舍弃正在有无数人羡慕和嫉妒的官位和社会地位,他帮助百姓,拯救痛苦,他用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力所能及的力量尽力去改变现状,他过着自己想过的日子,追求着自己期望的生活和社会性质,他的新的灵魂在逐渐地统治着他的思想和行动。但是,梦想与现实总是有一定距离的。最终,列夫托尔斯泰失去了自己应有的东西,在晚年,他过得十分艰苦贫困,最终在美好的期望和现实的残酷打击中,他心存余悸地离开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离世,结束了一位伟人执着却又艰辛的一生。虽然在当今,我们称他是伟人,称他是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家、思想家,同时也是人们心中的“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是被世界人民传唱歌颂的伟人,但是,在列夫托尔斯泰在世时,他的生活却是艰难的,辛劳的,是充满希望却又承受着精神与肉体的折磨的。在他的心灵深处,那充满希望的焰火,终将他的生命埋葬,即使是离世之际,他仍然无法满足内心那深沉的渴望。这对一个人现实的人生来说,无非是残忍的,伤痛的。对于他自身而言,他没有更好地把控自己的灵魂,没有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梦想与现实当然是有一定距离的,一个人的灵魂也只能有一个。当心中的另一团焰火开始逐渐燃烧时,我们要理智把控,认真思想。但是,我们不去否认,也不去磨灭,在灵魂的深处,会生出许多美好的幻想。这些幻想,是我们对美好生活、期盼拥有更好境界和如意前途的希望。我们不能够丢失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他们会成为我们心中一团微小却莹亮的晶光,在黑暗来临时,这些当初埋下的坚定的亮火,会继续照亮心灵深处,支撑着我们,让我们拥有走下去的希望。而我们的真正灵魂,会将心灵带到理智的空间,时刻敲响着警钟,告诉我们,不要被无尽的幻想和过多的奢求所蒙蔽,真正的道路,现实的生活,还是需要我们正常的、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地完成最现实最理想的愿望。当我们将现实折服后,才是梦想已久的天堂。人,之所以独特,是因为他们有属于自己的灵魂。
我们还不具备像列夫托尔斯泰那样的能力,更不可能在现在做出他当时那样的行动,离开了现实,我们将寸步难行。但是,我们应当拥有他的精神,拥有他的坚定,拥有他的独立的思想。在心灵的最深处,可以同时存在两个互相依偎的灵魂,至少现在,在一个十五岁孩子的心灵深处,她可以控制好它。
时钟敲响了整点,敲响了我僵硬的心,敲开了那一层层浑浊的白纱。正午的艳阳暖暖地铺在我的身上,远处望去,几只小鸟正在几条稀疏的枝条上欢快地扇动着翅膀。街道旁暗淡的柳条,在暖阳的亲吻下,散发出特有的古老的气质,那深棕色的柳枝,仿佛经过了千百年的洗涤,使它们变得更加柔和、更有韵味。我乘着轻柔的暖风,呼吸着还些许湿润的空气,让那些可爱调皮的薄雾轻轻蹭痒我的脸庞。抬头远望,清澈湛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丝丝流云,像极了一条条轻柔纯洁的白色飘带,被这温柔的暖风抚摸着,是那样的轻巧,那样的娇柔。这一切的温暖和美好,一点点滋润我娇柔温和的心灵,在这珍贵的时光里,被慢慢荡漾。不知不觉间,风开始了舞蹈,在我耳边,呼呼地唱起了动听的歌谣。这个歌谣是那样的有力,那样的充满生机,那样的振奋人心,她鼓动着我,让我的步伐更加坚定急速,让我的心跳更加动感活力。我知道,在我的灵魂深处,正有一朵花儿埋藏,它将在这温暖美好的时光里,火一样的开放。
(作者系历城区鲍山学校学生 指导老师:张颖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