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对一株草(外一章)
倪希莲

一株草,一种人生。
很多时候,草的生存貌似别无选择。墙头,墙角,悬崖峭壁,大树下或者水池边,无处不存。风的肆虐,把草的种子遍洒各处。草,无法左右自己的生存点,如同人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
比如墙头草,一直被冠于趋炎附势的典型。熟不知,它的腰身随风摆动,但它的根扎在泥土深处,并没有挪动半毫。某种情势下的等待、隐忍,怎能说不是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
一株草的生命也常常给人带来一种感动。在一块大石,陡峭的山崖,或房檐的一角,草种子只要触及一丝泥土,就会让种子的生命蓬蓬勃勃。那一撮泥土是一株草最大的奢望及全部的财富。土,成就了草的风雨一生,直至秋风里,草种子再次恣意飞舞,来年再次重生。
草,无视荣与辱、败与兴,只信守内心顽强的信念。人可及草?
又是秋风瑟瑟时。草木一生,人也一样,谁能说不是呢!
站台
静静地驻守,风雨无阻,一任时光荏苒,是在等待哪一列车轰鸣而过?眼前长长的铁轨一直延伸到远方,是否带走了一颗热切期待的心?
站台,你只是远行者停留的一个驿站。匆匆而来,匆匆而去,你见证了太多的相聚与别离。如深秋的落叶飘零,一切皆为过客,只有你才能诠释得如此透彻。
站台,无形中成为人生履历丈量的尺度。行程之中的快速与缓慢,平坦与颠簸,在等待的静默里就可一下明了。
倾听由远而近的轰鸣,心灵经受一次又一次强烈地悸动,该是怎样难忘的记忆。那些远载的故事,或跌宕起伏,或情真意切,或咫尺天涯,都隐匿在远逝的列车背影里。
倘若说,列车疾驰是远行者的脚步,那站台就是一只只晶亮的眼睛,它所见是整个大千世界,读懂的却是整个宇宙的心。
夜色里,月光下,常年累积贮存的那些熟悉的声响,总会悄无声息地入梦而来,且走向梦想的深处。

【作者简介】倪希莲,笔名诗笑(偶用博雅),山东济南人,系山东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协会员。自1990年至今有多种文体的作品发表在《散文诗》《散文诗世界》《时代文学》《济南日报》《当代小说》《山东教育》《当代小学生》等几十家报刊杂志,并有作品入选《齐鲁散文年选》《中国儿歌大系》等多种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