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夜有感(随笔)
张 军

高高的天上,俏皮的玉兔在莲花般云朵中穿行,地面草丛里,不甘寂寞的秋虫唧唧欢鸣。坐在窗子前,银色的月辉洒在阳台上,如一泓宁静的水。夜,开始变得有些清冷,让人感受到入秋的滋味。
又是一年中元夜。在这个月明如水的夜里,一缕撕扯不断的思念,像朦朦胧胧的月色一般,漫无边际的包围上来,瞬间击溃了我所有的防线。
关于中元节的来历,有远古祭祀说,有源于道教说,有来于佛教说,但这些已经无关紧要,只有中元祭祖的习俗,几千年一直未曾改变。中国古人是相信鬼神异怪真实存在的,我们逝去的先人,在另一个我们看不到的空间里,换了一种身份继续修行,他们洞悉我们的一切,而我们只能猜想他们的生活。因为不清楚另一个世界中先人们日子,故而便倍加挂念着他们,吃的饱穿的暖吗?房子是不是简陋?出行又是否方便?关心则乱,于是送些冥钱供他们花销,希望他们在那边生活的好,一如在这人世间。
其实,原也没有必要。我相信,在另一个空间修行的亲人,不需要人世间的种种物质生活。人世间苦修了百年,还有什么看不穿悟不透呢?之所以选择离开,也肯定是看破了一切,故此才远游到另一个世界,悟一层更加神圣的道法。
逝者已矣!不散的灵魂游戈在故乡的上空,俯看着人世间百态种种,他们已然化作了逍遥仙人。而我们呢?仍须在这人间继续顽强的前行,无论生活的好与否,都要坚持到那个我们不知道的终点。有时候,我们在某一种场景下,容易想起往年的旧事,思念已然逝去的亲人,譬如今夜此刻窗前的我,陷在无边的月色里,望着明镜般圆月,不由长叹一声,今夜月圆人难圆。世间的许多事情是难遂人愿的,假设事事遂心,一切顺利,岂不会让人丧失了斗志,所以有些困难有些挫折,也是我们必须承受应该面对的。

人有七情六欲。所谓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诸般滋味,都要一一尝过。因为既然投身为人,便免不了修行路上的种种,只有历经了所有磨难,你才能进入下一个修行的空间。
思念是我们经常有的一种情愫。亲属朋友恋人,久不谋面,便会记挂便会想念,很正常的一种感情。在联络不畅的古代,一封家信要几月甚而越年才能收到,思念的双方不能很快的得知对方的讯息,于是胡乱猜想于是产生焦虑,于是便有“家书抵万金”的诗句。
远行的先人或许听得见我们的祈祷,或许能明白我们的心意,知道我们常常忆起过去一同生活的日子。先人的音容笑貌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时不时会出现在我们的梦里,那种怀念那种情觞,如暗夜的长箭刺穿了心脏,一滴滴一滴滴流淌着全是思念。
三十二年前,祖父仙游。一家人坟前祭拜,一片片纸钱化作破茧而出的羽蝶,随风远远的飞向了祖父的那方世界。“所有的仪式,与其说是在祭奠逝者,倒不如说是在安慰生者”。十七岁的我当时对伯父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一片云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对面楼上渐次熄灭了灯。夜深了,整个世界安静地睡去,但我想知道,另一个世界的亲人,此刻睡下了吗?
写在乙亥年中元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