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雷锋
李全仁

今年三月五日,是毛主席光辉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53周年的日子,也是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回忆起我与雷锋同志曾有一面之交,并亲身享受过他的热情服务,就感到非常地幸运并终生难忘。
雷锋同志于1940年12月生于湖南省望城县简家塘村,自幼家境贫穷,七岁上父母、兄弟相继悲惨死去,他成为孤儿。1956年小学毕业后,当过乡政府通讯员、县委公务员。1958年11月,参加鞍山钢铁厂工作,分配在化工总厂开推土机。至1960年1月,在鞍钢一年零两个月时间里,被授予各种荣誉26次之多。
1960年1月,雷锋入伍后,分配在某部运输连任汽车驾驶员,同年11月入党。1961年8月提为班长,1962年1月晋升为中士军衔。1962年8月15日因公牺牲。在短短的服役期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事无数,成为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表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光辉题词。半个多世纪来,雷锋精神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推动着中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在铁路设计院工作。1961年4月完成了哈尔滨松花江铁路大桥的勘探任务后,领导让我回大连基地休息。那是4月22日晚间,我从哈尔滨乘194次旅客列车前往沈阳。到达沈阳已是第二天上午,下车后立即换乘206次列车去大连。
车厢里很拥挤。开车前忽然上来一位农村老太太,站在离我五、六步远的地方。这时,她身旁坐着的一位解放军战士立刻站起来,亲切地说:“老大娘,您请坐!”我一看,这位战士非常年轻,个子不高,圆脸,口音是“南方普通话”。大娘不肯坐,他又说:“我有事,不坐了,您老人家坐下歇着吧!”说罢,硬是把老大娘让在了座位上。
列车徐徐开动了,他从乘务室门口找来一把笤帚,从车厢的一头开始打扫起来。把全车厢扫完了,接着擦门窗擦玻璃,累得满脸大汗。门窗玻璃擦完后,立刻提起大铁壶给旅客倒水。始终是满脸大汗,满脸春风一样的笑容。这位与我同龄的战士给我倒水时,我礼貌地说了声:“谢谢!”他笑笑说:“不客气!”
过了一会,列车员让大家选个车厢代表,旅客们异口同声地选了他。这一路他一直在车厢里忙活,直到大连,一刻也不停闲。我虽在火车上看到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像这位战士本身是旅客,这么全心全意为其他旅客服务的绝没见过,列车员也比不上他。当时我还不知道有个雷锋,也没问他的姓名。其他旅客也只知道他是一位解放军战士。
不久,我调回铁路设计院机关(天津),在大礼堂里听了一次雷锋讲话录音,后来又在报纸上看到了介绍雷锋事迹的文章和照片。我忽然想到了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位年轻战士,从服务态度和相貌、口音上断定他就是雷锋!可是没有证据。几十年来,我都为见过雷锋寻找证据。我看过电影《雷锋》,可是没有这个情节。希望找到一本《雷锋日记》,看他是否记载了那天的事,只要证明那天他确在这辆火车上就足够了。可是这本书一直没买到。
半个世纪过去了。去年八月二号是星期日,小女儿李娜打电话约我回老家历城南高而村。在老家我又想起这件事,对女儿讲述了与雷锋邂逅的经过,希望能网购一本《雷锋日记》。女儿立刻打开手机,很快查到了《雷锋日记》有三种版本,三种价钱,当场订购了最贵的一种。第二天上午,快递员就把书送到我家中来了。我如获至宝,心情紧张、激动地打开包装,直接按年、月、日查找,真侥幸,一下子就找到了!那页日记上不但记载了乘车的时间、地点,连在火车上做的好事都记得详详细细,清清楚楚。为了让读者明白,我简要地摘录于下:
“1961年4月23日.今天早上接到上级首长的指示,要我到旅顺海军部队汇报。上午十点十五分,我乘火车离沈(阳)去旅(顺)。列车上的旅客很多,我看服务员忙不过来,心想,自己是一个共产党员,共产党员的全部任务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我应该做一名服务员,为旅客们服务。我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一个老大娘,自己在车上找到了一把扫把,挨个扫完了整个车厢,接着又擦玻璃和车厢,而后给旅客们倒开水┅”
再下面记载的是他和旅客们的交谈、车厢内的气氛、当选为车厢旅客安全代表的过程及自己的感想。
看完这篇日记,真没想到与那年我在火车上的见闻那么一致。我立即给女儿打电话,激动地告诉她,我曾见过雷锋的想法已完全得到证实!
我因见到过雷锋而感到幸运和自豪。半个世纪来,雷锋同志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自己虽已年老,今后更要努力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教育后辈,把雷锋精神千秋万代传下去。

【作者简介】李全仁,男,1937年7月生于济南市历城区南高而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做过铁路勘测设计工作,在国家困难时期响应号召回乡支农,当过生产队长、公社文化站长。改革开放后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及文博工作。自1956年2月起发表作品,先后在全国80余家报刊发表各种体裁的作品200余万字,有260余篇作品被各地出版社编入40余种选本,20余次在全国及省、市获奖,并发表摄影书画作品160余幅。出版个人专著《阴阳桥》、《回民武侠常四把》、《岁月风铃》、《桃花峪恋情》、《神州夜谭》、《泰山情怀》、《卧龙镇》等九部,主编文集多部。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山东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历史学会会员、济南市历城区作协顾问等。业绩载入《中国当代文艺家辞典》等多种辞书。专业技术职称副研究员,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