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吾亭轩诗词选(三)
精华热点

格律诗部分
《七律·次韵长虹漫兴》
作者:王玉孚
之一
生涯常向梦中惊,几度清宵伴月明。
讵料又还云过雁,已知不复夏闻莺。
浊醪有味杯中满,晚稻余香陌上横。
莫道生机渐寥落,可怜大野尽蛩声。
之二
闲行独自向村东,柳老环堤未减葱。
一路溪声听水涨,半山树色映云空。
林边晓露滋篱菊,云外秋飙起塞鸿。
时序匆匆人易老,酡颜直可胜丹枫。
之三
人生安得无荣悴,世事从来有迭更。
自古尽教随水逝,而今无处不秋声。
欲寻俊彦风流远,常向江湖思绪萦。
岁月循环等闲过,频增白发是多情。
之四
又见人间秋渐浓,茅堂帘幕卷西风。
声从断雁传辽阔,影过疏桐望朦胧。
时物只随波共逝,诗心能与境俱融。
终古乾坤何所有,容我布衣田舍翁。
之五
久已无心展壮图,此生终老作耕奴。
休将更辨人三等,不必强分物万殊。
时事和平原偶尔,常人愁叹欲何须。
惟于醉处呈真性,待卜他生我忘吾。
《七律·秋思》
作者:王玉孚(吉林)
秋到柴门觉寂寥,空阶落叶逐风飘。
无言独对虫吟野,不睡闲斟酒满瓢。
常念同窗五更梦,时闻孤雁一声嘹。
身名老去何须想,晚鬓谁能不放凋。
《五律•立秋忆胞弟》
作者:强健
暑销凉未至,律变悄声中。
竹老蝉吟露,松高鹤唳空。
思乡行迹渺,忆弟断魂忡。
霜鬓对秋影,银蟾两地同。
《七律·己亥“七夕”有题》
作者:鹿在何方
每逢七夕不迁迷,兼倍衷情荆布妻。
晨起慢熬红枣粥,暮偕闲眺碧波溪。
翻书共案寻瑰宝,酌酒同樽辨彩霓。
哪得几年磨练后,一颦一笑有灵犀。
词曲部分
《西施:浅秋》
作者:小钰儿
浅秋时节晚风凉。递送藕花香。
鹭鸥飞戏,交颈几鸳鸯。
畔水清清,倒曳云霞影,似倩女华裳。
认来四季情皆好,花仍簇,果成行。
不须叹息,叶渐染红黄。
且听当今,小径蝉私语,破薄蝶流光。
《踏莎行.二月血》
作者:超然
南国红棉,花红似血。
杜鹃泣血青山咽。
问君二月有谁知,抬头常望南山月。
英烈年轻,也才十八。
至今相念无谁说。
不堪多看木棉红 ,烟消卌载思何绝。
《沁园春 观棋》
作者:瑶境寻梦|刘卫东
翠绿荫中,杏黄枰上,气象万千。
看于无声处,摄魂惊魄,在方寸里,夺隘攻关。
明面风平,暗潮浪涌,帷幄绸缪情愫闲。
轻摇扇,已安排秩序,收拾河山。
当时围拢期间,旌旗下,两军阵对圆。
有苍髯老者,微微颔首,天真乳臭,屡屡曦颜。
近水楼台,向阳花木,晦涩晨昏迭次翻。
不经意,竟从容投子,握手言欢。
《念奴娇•别了长安》
作者:强健
初秋时节,见终南林碧,渭水涛白。
载酒长安才九日,一片归心催急。
唐苑笙歌,汉宫秋月,身在南园历。
履痕行处,咏怀龙阙遗迹。
此去记忆常新,清光胜景,不负高怀笔。
更是仁心为己愿,抄手酬谋期刻。
杜曲天空,灞桥驴背。
再作狂吟客。来年花好,拟伦春序消息。
《蝶恋花·一朵花》
作者:舍得
一朵鲜花芳自醒。
独立丛林,唯见蜻蜓影。
斜蕊娇妍红秀顶。
谁人还记憔颜等。
风雨欺过香作梗。
雁语凌空,字字忧心哽。
花独飘零人独省,残言留得残词咏。
《绣停针.梦作鹊》
作者:香人
梦作鹊,便羽翼轻盈,曲韵纤婉。
翻岭追风,驱雾逐光,引伴共翔云幔。
架通河汉。以解那、双星期盼。
入帘朗月从心,漫天烁星随愿。
红尘怅苦恋。惹柳七唱赋,易安吟叹。
泪湿香帏,愁绕冷轩,多少别离凄婉。
思来肠断。切莫让、鸳鸯成散。
举头长祷,玉桥永承美眷。
《无情引.秋风误》
作者:周正明
昨夜秋风误。痴心又被无情负。
戏调红尘,情逗世界,谎言中间住。
也把真心付。奈何经常化作雨。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阴晴是反复。
《惜黄花•夜月》
作者:小鹿-哟哟
秋风微燥。晚芳初好。
对溪声,诉离情、笛音清妙。
烟过短长亭,辉洒东西道。
竞相望、远山怀抱。
眉峰含俏。笔尖轻扫。
叶飘飘,叶飘飘、梦牵魂绕。
雾气未生凉,夜月平添恼。
怨不得、烛光飘渺。
《醉思仙·秋愁(吕渭老体)》
作者:老冒
断肠空。怕乡愁未解,又惹梧桐。
看黄华朵朵,再觅芳踪。
西风到,枫未红,把酒问苍穹。
舞蹁跹,弄倩影,又谁还记娇容。
斜日无限好,秋来夏去飘蓬。
任时光荏苒,淡泊于胸。
彩云远,晚霞中,曲未尽、恨无穷。
费思量,自难忘,一弯江水流东。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