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城乡韵九章之二——玉米
刘 军

每年农历七八月份,大街小巷时时传来卖棒子的吆喝声,同时伴着一股浓郁的嫩玉米的香味,让人唾涎欲滴。妻子总会买几个,让吾及儿一饱口福。啃着鲜香无比的嫩棒子,我的思绪总会回到多年前的那些个傍晚,那些个让我时时想起的日子。
晚秋,是收获棒子的季节,白天一个个牛角一样的棒子被掰下,扔进篮子,运回家,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和父亲、弟弟开始了漫长的扒棒子之旅。左手执棒,右手撕皮,用力往回一拽,择去多余的棒子皮,放于一边,不一会一个个青衣棒子被整齐得堆成了黄灿灿的小山,父亲此时则三个五个一块开始编吊子,如同魔术师一般,棒子被整齐的编成吊子。屋檐下,插一短木棒,将一吊子黄澄澄的玉米挂上,此时,父亲脸上像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一样,额头上的皱纹开始舒展开来。
不知何时,饭屋里传来一股浓浓的香味,“吃饭了”,母亲喊到。八仙桌上,四碗棒子面粥,一碟自家腌制的萝卜咸菜,五六个黄澄澄冒着热气的棒子米面饼子,是一家人的晚餐。彼时,我和弟弟皆不愿吃,何也?家贫,思馒头厌棒子饼,但无他物,只得匆忙吃几个裹腹。 今想,此简朴营养之餐真难得之。且不说自家腌制咸菜今已不复存,也不必说,取新熟棒子粒磨粉做粥的清甜,单是那棒子面面饼子就让人回味无穷。 鲜棒子粒,手工掰下,去瘪存饱满者,于干净地面享阳光之滋润,晒干水分,于石磨磨碎,取细罗一面筛之,将细面兑温水和之,手拍成长饼状,锅中水热之时,下置一铁圈(吾幼推之铁环常来于此,呵呵)将饼贴热锅之上,上盖一草编之锅盖,大火烘烧开,文火慢焙,则近功成。色黄而焦,味香而甜,嚼之,则一股清香溢满口腔,吾一笔拙,不能绘之。
饭毕,父母嘱吾与弟作业,他们又开始扒棒子,睡梦中,仍听其咳嗽声。第二天晨起,推门往外看,只见满院墙上挂满了一吊吊黄澄澄的棒子。

【作者简介】刘军,中学教师,山东省散文协会会员,喜欢读书、写作,近几年累计写作诗歌、散文、小说20余万字,在报刊杂志发表数万字,2016年获历城区推动读书十大人物提名奖。QQ:45026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