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路上的想法
张 军

图一
青铜戈,春秋战国,青铜时代必备武器,缚以长柄,用于车马作战,商周时期广泛使用,到战国后期,随着冶金工艺的不断提高,铁制兵器逐步替代了青铜兵器,戈,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近日在胶东,驱车行走在县乡公路,发现一个现象,此地村名,不少以‘’戈‘’冠之,如赵戈庄,张戈庄,李戈庄,贺戈庄,非一县一地,而是在很多市县,均是如此。
众所周知,此地古属齐国。齐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强国,我们看,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战国七雄(齐,楚,赵,燕,韩,魏,秦),均有齐国。春秋时齐桓公重用管仲,积极发展工商,渔业,冶铁,实行盐业专卖制度,即民产,官收,官运,官卖,寓税于盐,尽收盐利,同时开展与他国贸易往来,以齐盐‘’粜之梁,魏,赵,宋,卫‘’,以盐换取粮食,铁器及其它重要物资,这有一个前提,齐国临海,可煮海水为盐,盐又是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资,由此齐国日渐强盛。春秋时代,礼乐崩坏,为了拓展疆域,各诸候国之间征伐不断,这就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有军队就必须有武器,于是齐国建立起一个个冶金作坊,用来生产青铜武器,以备军需之用。由字推意,今天以‘’戈‘’命名之村庄,为当时齐国生产武器的兵工厂,后代定居于此,一代代繁衍,以此为名,应承纪念先祖之义。
一个国家强大的基础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中央政府财力雄厚,还需有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保障。齐国三者均备,是其在那个战乱年代一直存在的根本所在。

图二
北宋定窑白釉注子,也称偏提,盛酒器具,下有温碗,饮酒时以热水烫之,热酒暖胃,宋人就有喝温酒的习惯。此件瓷器,金银器造型,腹作八棱,剔线隔之,更仿金铜扣,刻花为饰,有草原文化气息,这与当时宋辽交往不断,各民族间文化交流加强有关。
之所以把这两件文物放在一起,是因为由齐国联想到中国历史上又一个重要时期,宋代。
宋与齐比,有其相同处亦有不似处,我们来看,这两个时代,经济繁荣昌盛,国家财力雄厚,人民富足社会安定,这是相同之处,不同之处是齐国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而宋呢?国富民安兵弱,何以如此?我们试着分折。
其一, 宋代是历史上少有的不是通过战争而是发动兵变而获得皇权的一个朝代,宋太祖赵匡胤清晰地看到,唐末五代之乱,始于藩镇割据,地方武装势力不断做大做强,国家最后难以控制,他本人就是因为手握重兵,才能胁迫幼主退位。鉴于此,开朝之初,他就订下一个制度,抑制武将,防止军方势力做大,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军权控制在中央政府,地方武装势力难以发展壮大,形不成对中央集权的威胁,但另一方面,武将在军中没有大的发展前途,也就难免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影响整个军队及国防建设。
其二,宋代外敌环伺,即是不为扩张,仅是自保,赵宋集团也需要建立一支庞大的军队。兵源呢?宋代实行的是募兵制,也就是雇佣军而非义务制。
这需要谈到宋代的一些政策,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不反对土地兼并的时期,土地集中规模化种植,土地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宋代手工业发展迅速,对外贸易发达,这就使在土地解脱出来的剩余劳动力,投入到手工业制作中,从而获得一份赖以生存的职业。国家在农业,工商业,对外贸易中获得大量税收,所以国库充盈。
正是由于上述基础,宋代有钱养活一支庞大的军队。但人们当兵目的是为领一份军饷,赖以养家,所以为兵者就会有畏战怕死之心,目的决定行动。
将消极兵畏战,如此之军焉能勇?
一支军队要有正确的信仰,一个民族要有正确的信仰,一支缺失信仰的军队不会有战斗力,一个缺失信仰的民族不会有凝聚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信仰缺失是非常可怕的一件事情,没有正确的信仰,也就没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如果人人以自我为中心,处事以个人得失为出发点,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离亡国灭种不远矣!
有史为鉴。
近一段时间发生在香港的暴行,让人痛恨使人愤慨,建议那一小撮企图分裂祖国的无耻小人,起码学一学中国的近代史,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我们的祖国饱受列强侵凌,一次又一次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香港就是在那一时期被英国强占。但香港永远是中国的香港,香港永远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任何人任何时期也不能把香港从中国的领土中分割出去!
一百多年以来,无数爱国志土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复兴中华的伟大道路上不断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救中国救民族于危亡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中国人民,走上了富强民主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现在,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中国正以一种新的姿态,崛起在世界的东方,一步步坚定地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历史不容篡改,潮流不可逆转。借用中山先生的一句话来警告那些跳梁小丑们,“世界之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迷途知返为时未晚,倘一意孤行,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拄上,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永不得翻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