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湖上
张 军

最美的月色是初升的月,一抹昏黄的韵味渲染着暧昧的气息,倘一个人正在树下恰在花前,若有一阵风识趣地溜过身旁,丝丝缕缕的花香弥漫开来,夜色里香气若断若续,人的心也就慢慢地沦陷。
静谧的秋夜,虫子在草下相互道着珍重,是呀,今年还能有多长时间欢聚呢?即将进入漫长的冬季,它们在那个时节,早已魂飞天外了吧,此刻且趁着温暖,多说会儿话吧。不知道蟋蟀的世界里有没有来生,纵有来生也不一定再次相遇,所以有话还是现在说出来,不要学虚伪的人类,什么也藏在心里。做为一个旁观者,或许我听不懂蟋蟀的语言,或许它们想不了那么遥远的事情,它们一天又一天欢快地鸣唱,唱着一首重复了千万年的情歌,它们得快乐时且快乐,心是欣然的快活的,不会像我一样多愁善感。
表面上看,人是这世界上最高级的动物,但实际上人却是最可怜的一个物种。挣扎在物质与欲望的空间里,望而不得便有许多痛苦,可又不甘心放弃,于是拼命争取,结果并不一定如人所愿,这就会产生一种失落的情绪,这种情绪是可怕的,人的诸多苦恼便是由此而生。放下,是佛教的一句禅语,可人世间又有几个人真正能做到呢?更多的是一种执念。上午与一位老兄讨论这个问题,他说自己的理想是拥有个院子,院子中有架葡萄,沏壶茶躺在竹椅上,葡萄架上有一轮明月,足下趴着可爱的小狗……其实远在多少年前,我曾拥有过这种幸福,可那时却羡慕灯光辉煌的城市,如今久居城中,反倒向往昨日乡村的闲适,这就是人的本性所在,见异思迁,也或者说,得不到的东西便是好。

月亮升高了,变得明亮清澈,山川树木连这身边的一湖水,完全笼罩在一片清冷无边的银辉里,心也便不再那么纷乱,慢慢地澄静下来。月光下银波涟涟,岸柳婆娑,一曲高山流水流淌在湖里,逐着细碎的银波缓缓起伏。叮叮咚咚的音符轻敲一湖秋水,一条鱼儿或是被古曲点化,竟跃起来划开宁静的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迅即扩散,一层层一层层无边无际荡漾开满湖的月光。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韦庄的诗写尽了繁华而后的落寞,昔日“台城六代竞豪华”的古都,中唐时期已然“万户千门成野草”,面对衰败的古都,诗人肯定联想到了什么,才有了这一篇凭古吊亡的诗作。盛极而衰,任何事物都避不开这一个规律,历史很好地论证了这一个观点。今夜不是在金陵的江边,也没有霏霏的梅子雨,只有岸上依依的垂柳,还有一轮扁圆的月亮,寂寞地注视着不再回头的逝水,一波又一波簇动向前。我知道,我留不住一滴滚滚而去的水,一如我留不住身边此际的景色,更留不住流淌在四季里的光阴。
五天前夜里,天上一个圆月,而今天呢?月已不圆。这是千古以来最让人叹息的事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世间的事大抵如此,哪里寻到十全十美呢?圆满是人生的理想,缺憾才是人生的常态。
一只大鸟轻盈的飞起,掠过辽阔的水面,月色中翩翩身影撕开了清凉的夜。湖上的风吹来,些微有丝寒意,猛地想起今天出伏,秋天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