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历史,喝光荣的酒,炮一师酒您畅饮无需理由!

炮一师战友俱乐部是在原炮兵第一师首长和战友们的强烈推崇下,于2016年8月8日在深圳成立的,是全国唯一一家为炮兵专门成立的,在深圳市民政局和双拥办备案的战友俱乐部,是一家集生产、销售、公益于一体的战友互助交流平台。

番号远去,精神永存!在原炮一师第二任师长文击上将和第九任师长芩华少将,以及历任师首长们联名支持下,炮一师战友俱乐部贯彻“坚决支持拥护保留‘炮一师’光辉历史与番号、发扬炮兵精神”的理念,同时帮扶困难战友及弱势群体,成立当天历任师首长到场致辞,部分师首长担任荣誉顾问。

炮一师战友俱乐部总部位于深圳市宝安创业二路323号,占地面积达1000平方米,风格独特、设施完善,设有“炮一师”系列酒展柜、“炮一师”纪念品展示台、阅览室、书画室、办公室、会议室、会客室、餐厅大堂、娱乐休闲室等。

俱乐部目前会员众多,骨干成员主要由原炮一师退役的战友组成,他们大都是有一定层面的成功企业家,自愿担当起为困难战友提供服务的任务,大家紧密团结在俱乐部周围,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尽其所能为战友了解用工信息、举办各类项目推介活动、获得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帮助等等。

为炮一师战友服务,我们坚决执行、不断践行!

古酿坊位于茅台镇仁怀市,恪守茅台镇传统酿酒工艺,严格按照茅台镇传统工艺生产的茅台镇酱香型白酒。

纯粮酿造,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二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古法流程,加上多年窖藏让酱酒自然老熟,历时五年以上方成一瓶古酿酱酒。
(1)重阳下沙
酱香型白酒生产把第一次投料(纯高粱)称下沙,重阳下沙,一年一个生产周期。即每年重阳(农历九月初九)开始投料,1年为1个生产大周期。
重阳以后,秋高气爽,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平缓,大大利于酒的发酵,同时这个时期是当地的少雨季节,赤水河水非常清澈,会使酒的质量大大提高。
( 2) 两次投料
第一次投料,占原料的50%,蒸粮、入窖发酵一个月后出窖,会再投入其余的50%的粮混合蒸粮,称为造沙,全年投料即告完成。有异于其他白酒四季投料。
(3)生产周期长
下、造沙投料完毕发酵1个月后,出窖烤(蒸)酒,以后每发酵1个月烤酒1次,共烤7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同一批原料要经过9次蒸煮、8次加曲、堆积发酵、入窖发酵,7次烤酒才丢糟。历时整整一年。
(4)高温堆积
通过高温堆积,微生物在消长过程中相互利用,以达到代谢产物具备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和、回味悠长的目的。
(5)高温接酒
其他白酒要求蒸馏接酒温度为25℃,而酱香型白酒的接酒温度要求在40℃以上,有利于排除低沸点、刺激性的物质,有利于保留高沸点物质,有利于提高酱香型酒的质量。
(6)以酒养窖以酒养糟
制酒生产除在投料润粮时加水外全年不再加水。下窖时在窖底、窖壁、酒醅内和做窖底、窖面时喷洒尾酒,用以调节糟醅的水份。另外尾酒更主要的作用是在窖内再次发酵增香,供给己酸菌、甲烷菌、产酯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碳源及香味物质的前驱物质。
(7)合理的酒精浓度
古酿坊酿造的酱香型白酒的浓度是53%(v/v)。关于酒精浓度有个经典实验数据,即用53.94毫升酒精加上49.83毫升水,充分混合后,混合液的体积不是103.77毫升,而是100毫升,这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缔合的最紧密。可见酱香型白酒的酒精浓度最合理。

炮一师简介:
炮兵第一师前身是延安炮校改编成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序列里是名符其实的老大哥,号称“天下第一师”。1949年1月,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1师。《毛泽东选集》上就有她的大名。炮一师成立以来,参加了围困长春、保卫四平、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转战辽沈、平津、攻克太原、南下战衡宝、解放海南岛,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不朽功勋。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参加了全部的5次战役。老秃山、上甘岭等战斗,威震敌胆。据参加过抗美援朝的炮一师老同志讲,云山战斗中,炮一师的排炮打的美国骑一师抬不起头来,那个猛、那个准啊,让美国人记忆深刻。
著名的志愿军战歌歌词“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就出自我师26团五连指导员“麻扶摇”之手。

炮一师回国后,美国侦察机、卫星一直在侦察炮一师位置,但都没有结果。中美建交后,美国派武官来组织参观部队人家,第一个就指明要看炮一师,美国人没想到炮一师部署在广东的山沟里。

1948年5月在赤峰组建冀察热辽军区炮兵旅(又称热河炮兵旅),隶属于冀察热辽军区。
1948年11月25日热河炮兵旅机关和直属队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指挥所,辖炮兵1、2、4团,共编8628人,隶属于东北野战军炮兵纵队。
1949年1月11日在天津桐柏镇改编为东北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1师,师长彭景文。辖1、2、3团,共编9605人。(3团由原炮兵4团改编而成)
1949年3月7日,东北野战军炮兵1师,改称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隶属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
1949年4月20日,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师,所属炮兵1、2、3团依次改称25、26、27团。

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师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
1950年10月23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含炮兵第25、26、27团从丹东入朝。(27团2营在后方留守未出国)1951年6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回国改装整训,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师番号。师部率26团驻地长春,25团驻地四平,27团驻地郑家屯。
1951年8月13日,炮兵第1师转隶东北军区炮兵司令部。
(1951年12月18日,炮兵27团入朝) 1952年5月9日,炮兵1师师部和炮兵26团入朝。改称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
1951年10月,炮兵第31师402团划归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第1师建制(1953年10月炮兵第402团从朝鲜回国,归还炮兵31师建制)。

1953年1月,炮兵25团再次入朝参战。入朝后划归炮兵第8师建制。
1953年6月,炮兵第25团归还炮兵1师建制。
1953年10月,炮兵第33团由炮兵第2师转隶炮兵1师建制。

1954年2月,炮兵第22师209团划归炮兵第1师。
1955年2月8日,炮兵第209团转隶炮兵第1师建制。
1957年2月6日,炮兵第33团调归炮兵第10师建制;炮兵第5师44团调归炮兵第1师建制。炮兵第1师与炮兵第5师换防,由朝鲜回国进驻广东省曲江,恢复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1师番号,转隶广州军区建制。此后至1992年9月本师一直归广州军区炮兵部、广州军区司令部或广州军区直接领导。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炮兵第1师参加对越自卫还击战。共发射炮弹53670发,击毁敌炮97门,军车35台,目标335个。
炮52团荣立'集体一等功'。
炮26团8连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炮8连'荣誉称号
炮27团1连被广州军区授予'英雄炮1连'荣誉称号
炮209团2营指挥连被广州军区分别授予'保障指挥英雄连'荣誉称号。
炮27团2营副营长吴志平被中央军委授予'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炮52团8连连长徐礼成被广州军区授予'战斗模范'荣誉称号。
炮26团警卫排战士黄恩栋被广州军区授予'钢铁战士'荣誉称号。

1981年5月5日,炮25团加强师气象排、工兵排,配属广西军区独立3师参加收复法卡山。
1981年5月15日至6月20日共对敌远射程炮兵阵地射击19次,发射炮弹600余发,压制敌炮阵地12个,毁伤敌炮21门,坦克1辆,汽车2辆,毙伤110人,炮25团3连被广州军区授予'法卡山英雄炮3连'称号。
1984年4月2日至5月20日,炮兵第1师在广西龙州地区参加对靠茅山越军炮击作战,共发射炮弹3895发,摧毁敌炮阵地3个,碉堡7个,击毁敌炮10门,军车4辆。

1985年2月21日至3月22日,炮兵第1师参加广西边境当面之敌的炮击作战,炮1师负责炮击靠茅山越军,历时28天,师与友邻部队共发射炮弹1万余发,毙伤敌540余名,摧毁火炮23门,汽车1辆,弹药库2座。
1986年1月2日,副师长宁金源带领师侦察营配属陆军第41军和边防5师参加炮击作战,完成侦察目标120个。

1998年8月6日,该师率炮兵第25、26、27团共2874人,车辆300余辆参加湖北公安县抗洪抢险。
炮26团1营被广州军区授予“抗洪抢险突击营”称号。
1998年12月,炮209团3连被广州军区党委确认的红军连队。该连前身是1929年创建于鄂豫皖苏区的,有着光荣革命传统和战功卓著的陕南红74师一部。

这支部队积极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突出抓好军事训练,提高整体作战能力。新中国成立60年来,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部队营区已经成为全军首批“生态营区建设示范达标单位”,培育和走出了近50名将军和数十名地方高级领导干部,其中就包括胜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总政治部主任张阳同志。(炮一师撤编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数字化第一炮兵师)

编辑王石白雨简介:字碧雨、石白雨,号虾居士,素有中国小虾王称号。1972年生于江苏连云港,大学毕业后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深造,师承陈学慈老先生。擅长山水花鸟,8岁时学习绘画,现主攻虾画,画虾已近40年。作品曾多次参展获奖,其作品给国内外众多书画爱好者收藏。现任都市头条编委、天津头条总编,自由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