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
愚蒙错相,受邀于县老年大学授诗词课。“老年大学"者,恐为中华有史五千年来的特类学校,在读者无一人为“科举",无一人为“出仕”。首堂课登上讲台,敬重的目光含笑拂遍教室,白花花一片,不见一顶青丝,但沧桑面面,精神矍铄。愚亦年近古稀,然顿时心知肚明,所谓“学员"者,几乎个个都是我的老前辈,我应当特别恭敬地奉上我的尊敬之情。愚平生言行鲁直,不谙“八股”,上课亦然,本欲单刀直入,拉开诗词的话幕,然眼前震撼一幕,竟促愚两三句自我介绍完毕,立即做起了对"学员"基本情况的调研。年龄,80岁上下者居然是多数派,尤以80以上者居多,有高达86岁者;文化,80以上者全为小学,绝无初中高中,近80者多为小学,初中居少,绝无高中,仅有60至80之间有高中学历者,亦如凤毛。于是愚有叹焉,老辈子们生不逢时,家境贫寒,上不起学;社会寒伧,无学可上。愚顿感教学难度之巨大,立即在头脑中调整了教学思路和教学计划,从拼音开始教起,征得普遍同意,当堂实施。
半年后一日,一年逾80巾帼老前辈缺课,一周后噩耗传来:已赴天国。愚唏嘘之余,对端坐
于教室的"白头翁”们更加敬重景仰,秘而不宣地把这份深情悄悄地融入更加敬业的授课过程中。
一年后一日,与我的讲桌相邻的前排又空一位,愚忧生不祥之感,赶忙打听,还好,据说被他远在外地工作的子女接走了。
他姓田,退休前是县局副局长。84岁了,仍显魁梧健壮,典型国字脸,蓄老款反头式发型,谦和慈善,沉默少言。百分之百守时,从不缺旷。课前课后,争分抢秒练笔,书法绘画,练得十分认真勤苦。音乐课,纵情高歌,老凤激昂;诗词课,听得凝神,笔记不辍。独自一人生活在小县城里,上课之余,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得自理……
欣逢盛世,老而弥坚,生命不息,自塑不止。功利早如黄鹤杳然,无须附庸风雅,珍惜的是夕阳的余光,为“附庸风雅”注入新的意韵和余生的纯净!愚每当登上讲台,就顿觉沐浴在真气之中,曾为七绝一首。
白头翁
白头翁媪排排坐,
不忆玄宗补少荒。
老骥寻食增健壮,
正值草长野芬芳。
唐代大诗人元稹写过一首五绝《行宫》,抒写了对昔盛今衰的感叹和宫女暮年的哀怨,今天老前辈们的机遇正好与之相反,愚乃不顾牵强,反其意而仿之,聊且为之抒怀。
2019.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