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初月
张 军

天上的玉钩飘在水面,宛若在湖中行进的银舟,飘摇在层层细波上,晃晃悠悠荡漾在一湖幽暗的水中。月昏黄,灯昏黄,两岸灯影交相投射在湖面,一条条光线在水中晃动,忽明忽暗忽左忽右,望上去让人有一种恍恍恍惚惚的感觉。
湖中有一大片重重叠叠的莲叶,一枝枝莲花亭亨玉立。若以这月牙为舟,截一杆竹枝作浆,划向藕花深处。掬一捧水,洒在硕大的莲叶上。叶上水珠在淡淡的月下,应似一颗颗传世的明珠,因了月光的缘故,晶莹却又略带一丝暗黄,那是经年累月浸染成久远光阴的色彩。
有时候端详一个老物件,会有一种穿越时光的错觉。今夜此时,想像着荷上玉珠,不由自主会想起一串清代的念珠。
抬头看看弯弯的月钩,低头瞅瞅湖上的银舟,有一种茣名地失落与惆怅,为什么月儿不能像太阳一样,每晚都圆圆的挂在天上?偏要有月盈月亏,偏要有月残月缺?就如这凡尘滚滚的世间,为什么有些人不能长相厮守,偏要天各一方?古往今来,离人总把别愁寄与明月,却不知月儿自己也主不得圆缺。
有一个久远的传说,上古的时候,天帝有十个儿子,他们是十个三足金乌,住在东海深处,每天轮流飞上高空,照耀万物生长。有一天,十只金乌一起飞上了天,顿时光芒万丈,炙烤着大地生烟,所有树木庄稼干枯而死,老百姓叫苦连天。有人请来了后羿与十个太阳理论,可太阳对后羿的劝阻置若罔闻,依旧我行我素,无奈之下,后羿搭弓射出九支羽箭,九只金乌应声落地,只剩下最小的那个吓得脸色苍白,后羿嘱其每天从东海而升,西天而落,这太阳乖乖听之。

西王母念后羿搭救万民有功,赐其一粒仙药,两人分食则长生不老,一人独吃则飞升作仙。后羿准备择吉日与嫦娥分食,作一双世间不老的伴侣。不料有一日后羿外出,弟子逢蒙贪心灵药,逼嫦娥取出,无奈之下,嫦娥一口吞下,飞上月亮,成了蟾宫仙子。
故事在这儿似乎结束,其实我认为不然,并试着给这个故事续了一段:后羿因未服灵药,终老于人间,在其死后,太阳再无忌惮,遂不再夜夜反光给月亮,于是嫦娥每个月只有十五一个晚上才能展现全貌……
暮春客夜,独在异乡旅舍,一弯月牙挂在西窗,听布谷在林下苦啼,触景生情,曾写诗一诗,为这月儿鸣了不平。
赤乌尚恨当年事,不教冰轮夜夜圆。
后羿赢得天下定,姮娥万载半遮颜。
月明月暗今长憾,合散悲欢是旧缘。
星鬓早成头上雪,子规啼碎客人心。
诗文不过抒发一下个人的情感,故事也终究是故事,月缺月圆是大自然的一种规律,任何人任何时代改变不了,除非天地塌陷,整个宇宙重建,但那时或许也就没有了月亮。

想的有些远了。看看满湖的细波,望望远处的莲叶,莲叶上洒落着满天的星星,一茎茎莲花盛开在月前,此间此景,不由让人心驰神荡。倘是月夜,倘在江南,倘有十八岁的渔家女儿,此际泛舟荷间,釆撷一枝红莲,低头细嗅清香,一定会想起捕鱼未归的小阿哥,想起了情郎哥哥,在这无人的湖上,她会不自主地笑出声来,微微上扬的嘴角,像是水上的月牙,甜甜的笑声,在层层莲叶上颤动成了串串的银铃,叮当作响,远远的传到柳荫深深的岸堤……
此景应该在梦中。不在江南没有渔女,这里是北方的一个湖,一个群山环抱中的人工湖。
月色淡淡风儿轻轻,星星跳到水中,与两岸的湖灯交织在一起,逐着细碎的水波,摇来晃去。
(写于乙亥古历六月初三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