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诗人”出现
作者:刘杰
当我写这个大标题时,我的心情感到格外沉重。八十年我与海子、麦弋三个人创立了中国先锋派诗,我也被称为“先锋诗派”三巨头之一。而海子、麦弋过早地自杀,结束了他们短暂的人生。
海子是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诗人,内心有海的诗人,以梦为马,他是一个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在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
我也是“先锋派诗”的三巨头之一,是三个人中唯一活着幸存的诗人。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也不甘寂寞,不甘守清贫。很遗憾放弃了自己理想中的诗歌创作,在离开诗坛二十年之后,我感到有一种责任感驱使我重返诗坛,要重新引领中国新诗一百年的继续发展,作好传帮带的工作。新诗的发展需老、中青三结合,发挥好自己最后的余热。
中国先锋派诗,流派众多,在中国诗歌流派中占主导地位,但是没有继续发扬光大。
中国诗坛近三十年没有出现影响一代人的大诗人,没有标杆诗人。
中国目前有三百万人左右写诗,但读诗的人比写诗的还少,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诗歌已渐渐远离了人们的生活。有人说“”诗歌已死。我认为诗歌永远不会死,它的精神和灵魂永远还在。好诗永远会流传下去的,什么样的诗是好诗,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而是要经过时间读者历史的检验才能评判的。
评价一个艺术家的成就,也不是个人说了算,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他对多少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影响。
我一直认为今天中国诗坛需要宽容,但我发现让人真正感动的诗歌越来越少了,大多数诗人“只关注社会的小悲哀和小欢乐”。
很少去关注社会的兴衰。
诗人应该有前瞻性,要有高度,站在时代前列,看到正义与邪恶的搏斗。要敢于为时代呐喊,要有历史责任感。
中国新诗己经走过百年,新的一百年开始了新的挑战,挑战与机遇同在。中国诗人必需要开创中国诗歌的多元化的格局。
八十年代的文学,包容、开放、百家争鸣!
那时我正是青春时代,青春是属于八十年代的,那时我们仰慕“五四”精神和传统。
当时我想通过我写的诗呐喊出人民的声音。
白话代替文言,自由代替格律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中国新诗自诞生起便追求自由表达以及对社会的关切,但经历“文化大革命”特珠时期的“一个声音”“一种写法”,五四的传统完全断了,我们感到非常忧郁。
不知诗歌创作走向何方?七十年代未期出现了一种古诗歌,就是现在的“朦胧诗”:。朦胧诗主要表达的十年浩劫之后,那一代人的执着奋起与迷茫的寻求。当时朦胧诗的三大巨头。北岛、顾城、舒婷,朦胧诗中表达的忧郁反恩。
顾城的《一代人》,用黑色的眼睛寻求黑色的光明。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胶》引起了中国诗坛的强烈反响。
1980年在南宁召开的新诗研讨会上,“朦胧诗”成为讨论的焦点,反对者的声音十分强烈,支持者廖廖无几。
有评论家指出:我们的新诗,六十年代不是越来越宽广的道路。而是走着越来越窄狭的道路,那些古怪的诗歌,像一缕春风,让人兴奋不己,因为在某些方面它的气氛酷似,主张对其适当的宽忍和宽宏。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正迎来新的思想解放。
大家感到新诗的真正春天到来。
同样,中国新诗也迎来又一个青春。承续着五四传统的朦胧诗掀开了新的序幕,是新诗的一个高峰期。
此后从新诗到新生代,从赵丽宏为代表的“下半身”写作以及“梨花体,”中国当代诗歌一直在争论着,多种声音的出现,应该是好事,创作的自由与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是从未有过的。
他既肯定取得的成绩,又不满现状。
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没有大诗,小诗泛温。创作者们又一次陷入了困境,感到迷茫。
诗人对公共生活,宏大叙事却开始远离。用似而非的深奥掩饰浅薄和贫乏。
中国的诗人难道就没有大胸怀,大境界吗?评论家也有很大的责任。一是诗歌评论家与诗人是利益共同体,二是怕得罪人,只是互相吹捧,没有敢站起来说活,指出问题的存在。
互联网时代,网络诗歌,大众化诗歌越流行,这己经不再是精英诗歌的时代了,诗歌的话语权不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可以说网络诗歌在毁掉一代人。
诗歌精神的丧失,诗歌门槛的降低,这是中国诗坛最大的悲哀!
中国诗坛的口语诗竞然占了百分之九十九。
近三十年中国没有出现大诗人。
前三十年的诗歌是在模仿和探索阶段,优秀诗人辈出。那么最近三十年,几乎就是群魔狂舞的乱来阶段,制造先锋,利益和话语权导致了“盘峰论战导致诗歌网红”的出现。
民刊、公众号、各种自媒体,甚至官方刊物,开始了“炒作”,诗歌不再是一方净土,不再是安心创作的东西。而是靠新闻、靠话题炒作的妖魔鬼怪。
人们再也不相信诗坛的作品、刊物、评奖、诗坛的权威,不再相信诗坛还有真理存在,这是诗坛的可悲!
像艾青后“常含泪水”。这种大境界、大气魄的“大诗”。伟大的诗人不会远离人间的大悲哀,大欢乐。
我们期待着这个时代是大胸怀、大境界、大气魄的“大诗”到来,等待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那祥动情的诗歌。
等待着“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那样富有哲理的诗歌。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刘杰、男,1964年出生,中国湖南邵阳绥宁人,现代著名诗人,中国先锋派诗人代表人物之一,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初期与海子、汪国真、顾城等先锋诗人的代表人物一起推动了中国诗坛迅速发展,整整影响了一代人。1991年由广西民族出版诗集《三重奏》,被称为“独特的文学”现象,他的诗歌红遍大江南北,曾在《诗刊》《诗人》《星星》《人民文学》等大型有影响的刊物发表作品上千篇(首),1989年荣获《诗刊》春青年会一等奖,同年荣获《十月》文学最高荣誉奖,1990年荣获《人民文学》一等奖,荣获各种大奖达五十多次。作者曾和策划大师叶茂中一起荣获中国十大广告策划人。被媒体称为“三湘第一策划人”首届“超级女生”策划人。湖南策奇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沙丰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湖南珈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联系电话:151113742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