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读红楼梦之宝黛
—谈我眼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
文/铭滟(山东聊城品书会)
《红楼梦》有两条线,一条是宝玉的情感线,另一条是家族的盛衰线。这部章回小说,讲的不是惊心动魄故事,而是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一提起红楼人物,马上就生动的站在你面前,今天我聊聊宝黛两钗,兼聊一点史湘云。她们都是我曾经喜欢过的红楼人物。

首先回放一下这三钗的出场:
林黛玉“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对这位林妹妹的描写是第三回,是宝玉的初见。
宝钗入住贾府是在第四回,但是亮相却是第八回,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宝姐姐: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鬟,蜜合色棉袄...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一个皇商家的千金小姐打扮的多么低调啊。这是很多人喜欢的薛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守己,自云守拙。在这一个章回里,林妹妹,宝姐姐第一次同框。
史湘云的出场呢比较晚,在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虐娇音》 且说宝玉正和宝钗顽笑,忽见人说:史大姑娘来了。宝玉听了,抬身就走。但是,这时候史湘云的出场被林黛玉的吃醋赌气转移了,作者用了很多笔墨写黛玉和宝玉的一个耍小性,一个耐心的哄,用去了一个章回的四分之一篇幅文字,当两个人和好的时候,湘云走来:二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不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听着这话,就觉得画风一转,气氛也都不一样了。一个明朗敢言,大笑大说的妹子,到贾府,湘云仍往黛玉房中安歇。一个“仍”字,表明湘云和黛玉的关系。

二十一回写宝玉第二天一早就到林黛玉和史湘云的房间,看到史湘云:一弯雪白的膀子撂在被外,宝玉叹到:睡觉还是不老实!回来风吹了,又嚷肩窝疼了”一面说着,一面轻轻的替他盖上。然后大家起来洗漱,在宝玉想吃胭脂的时候,史湘云便伸手来“拍”的一下,从手中将胭脂打落,说到:这不长进的毛病,多早晚才改过!”湘云和宝玉的亲近关系从中可见一斑。
这时候,宝姐姐在哪里呢?袭人到黛玉这里看到宝玉已经洗漱完毕,只得自己回来梳洗。忽见宝钗走来,问“宝兄弟那去了?”袭人含笑道:“宝兄弟”哪里还有在家的功夫!宝钗听说,心中明白。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袭人和宝钗的关系,一个是王夫人提高例银当作姨娘看的大丫头,一个是想嫁给宝玉的姨表亲的姐姐,她俩都一样,看黛玉和宝玉闹脾气又和好,无法参与,都是旁观者的悲哀。
而史湘云不同,她凭自己的率真,参与到宝黛的喜怒哀乐和日常生活中。到此,宝钗和黛玉史湘云都还未同框,但是,她们已经出现在一个大场景里,几人的行为举止性格大概描述了一番。
说到这,大家喜欢谁更多一点呢?

我是初中时候开始读红楼梦,第一遍之后,差不多每年再读一遍,一开始当作纯文学作品欣赏,喜欢其中的诗词歌赋,近百首,当时背下来大半;后来当作爱情小说,至于红学考证是后来才关注的。总之,年少时最喜欢林黛玉,成年后觉得还是薛宝钗不错,现在觉得活成林黛玉才好,不枉此生。

原因一:喜欢林黛玉的诗
三十七回偶结海棠诗社,众姊妹在探春的召集下一起赏白海棠,然后作诗,每人一首,林妹妹的诗虽然被李纨评说: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若论含蓄浑厚,终让蘅稿。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这些诗词当时被一首首的抄下来,背诵下来,还有林妹妹的那首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喜欢林妹妹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和宝玉惺惺惜惺惺的真挚感情。
因为看戏,史湘云嘴快说那个戏子像黛玉,于是一场闹气。谁想黛玉见宝玉此番果断而去,故以寻袭人为由,来视动静。看到了宝玉写的: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还有一首《寄生草》,也写在偈后,黛玉便携了回房去,与湘云同看,次日又与宝钗看,宝钗却扯了个粉碎,而黛玉却去对禅宝玉:宝玉,我问你,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问的问题,非黛玉,第二个人都没有这样的灵心慧性。而且他们的爱不矫饰,可以平等交流。

薛宝钗呢?一个富商家里的小姐,打扮的素净低调、房间也是十分素朴。连心直口快的湘云都对黛玉说: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个好的。随着年龄渐长,翻看红楼梦的时候越来越少,对红楼梦人物的看法也有所改变,担心林妹妹的人际关系处理,总觉得还是宝钗懂事,人际关系和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直到某天翻看到第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宝钗展现了活波可爱的一面,就是这一回,彻底的不喜欢薛宝钗了。好不容易展现了扑蝶的少女心,却又自然的顺手给林妹妹挖了一个坑,让红玉和坠儿误以为她们的对话让林妹妹听到了呢。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展现的是真实的品格,这才是宝钗真正的一面,实在喜欢不来。
太早成熟,过早世故,虽然如愿的嫁给了贾宝玉,不过“纵然齐眉案举,到底意难平”。总之,在大观园里,薛宝钗处心积虑的贫乏的活着。面热心冷的宝钗,只有应该怎样,而没有真心实意,结局都是自己造成的。

四十岁之后再看林黛玉,爱的真切,活的自我,才情洋溢,品味不俗,放到现在来看,黛玉简直就是现代女性的标杆。
喜欢林妹妹的潇湘馆,刘姥姥二进贾府,贾母带她进大观园,第一站就是潇湘馆,刘姥姥道:这必定是哪位公子哥的书房了。黛玉懂琴,闲来看琴谱,还写有琴曲四章,而且教香菱作诗是多么的耐心,对这个薛家买来的小妾没有丝毫的鄙视,总的来看,林妹妹的人际关系也没有那么糟。
展现真实的自我,才能找到惺惺惜惺惺的真正的伙伴。品读经典《红楼梦》之宝黛,就想到了品读《黄帝内经》领悟到以和为贵,和的前提是尊重,尊重自己和他人;和的目的是寻找合适的舞伴,为了可以翩翩起舞,让自己变得自在,自在天年。做到这一切,取决于认识到真实的自己。
2019年8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