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
文/李龙安
第一次看戏是在邻村,由一个亲戚带着去。那时不记得是几岁,亲戚把我轻轻的由戏场举到戏台上去,一个漂亮善良的女知识青年接住我,把我安放在琴师的旁边看。开戏了,是西北人喜欢的大喊大叫的秦腔,热情奔放。一个大和尚拿着大铲,又叫又跳,舞动如飞,呼呼生风。我唯恐打到我,静静地坐着,一动也不敢动。戏台上还插了几棵竹子,我竟然由那几棵竹子联想到深深的树林。一个好人被绑到竹林下,大和尚来救了他。下场后,一个女子上来唱,句句都是凄惨的哭腔,女子唱着唱着,真的哭起来了。哭得无法唱了,干脆到后台去,到后台,人们越劝她越难心,哭得越厉害,让戏冷场了很久。
虽然那时不懂戏,但身边总有谈论戏的人,所以我还是大约看明白了。那戏叫《野竹林》,哭得压不住的人就是扮演林冲娘子的女知识青年。

第二次看戏由村里一大人带我去。那时,哈达铺有一大广场,广场中央有一忠字台。带我的人把我安置在忠字台上,叮嘱我哪儿也不能去。然后自己跑到前面去看了。戏台上唱的什么戏,没看明白。只记得戏台下看戏的人挤得像水一样荡来荡去。为什么不好好看戏要那么挤呢?听旁边的人说是因为男人群中有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好不容易出去了,戏场才平静下来。终于等到带我的人回来,我问:你也去挤了吗?他俏皮地说:有娃婆娘看戏呢,人里面有人呢!

第三次看戏已经到五年级毕业的时候,老师组织学生去郝臧堡村看戏 ,请的是外地有名的剧团,唱的戏叫《三休樊梨花》,我从开始看到剧终,当我从剧情里回来找同学和老师时,他们早都回去了。我只好一个人匆匆赶回来。
小时候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唯其新鲜,记忆才那么深刻,回忆才那么美好!
2019.08.27

作者简介
李龙安,甘肃陇南人,乡村教师,大专学历。宕昌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出版《成功随笔》等诗文集八本。曾有作品在《文艺生活》、《北方作家》、《陇南日报》、《甘肃农民报》、《读友报》、《飞天》、《人民文学.副刊》和《诗刊.副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现》、《作家报》、《流芳中国》、《中国乡村》杂志等报刊发表。另有许多作品编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央教科所.教育文摘周报》、《中央党校.理论前沿》、《科学中国人》、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单位编辑的多部作品集。2016年在《人民政协报》宣传。另有许多作品在网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