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槊泉流淌出的故事
王青兰

在章丘、历城、泰安、莱芜四地交界之处,有一个古老的山区小镇--西营。境内群峦叠嶂,沟壑纵横,方圆126平方公里。全镇38个行政村、99个自然村分布在上百条沟峪,分挂在上百座山头。平均海拔在400米到900多米之间,是济南市平均海拔最高的乡镇。
在西营镇东北方月十公里处,有一座海拔760米的山巅,酷似元宝形状,高高隆起在崇山峻岭之上,当地人称“元宝山”,站在元宝山顶,东可观日出,南可望泰山,北能眺黄河。元宝山下的陡崖峭壁上悬挂着一个小小的村落,常年在缥缈的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便是济南市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拔槊泉村。村子东头有一眼泉子,名叫“拔槊泉”。以往漫长的岁月,村里人一代代依靠天然泉水生存。泉水自石罅中流出,叮咚有声,清澈甘甜,从不枯竭,当地人称作“神泉”。喝了泉水能消灾驱病,有闹肚子的去泉边喝一通会立即止泻。在海拔700多米高的山巅怎么会有泉子呢?据说,李世民率兵东征时被敌军一路追杀至此,人困马乏,口渴难耐,纷纷倒地,而敌军步步紧逼,形势危急,情急之下李世民夺过身边将士的槊绝望插地,仰天长叹:莫非苍天绝我与此?欲拔槊自刎,不料一股清泉随朔而出,人马痛饮绝地逢生。
时隔不久.在与拔槊泉遥遥相望的梯子山脉的一条极不隐秘的小山沟里, 李世民再次躲过了敌军的追杀侥幸脱险。现在这里是距西营镇政府驻地约十公里处的一个小自然村—藏主庵。同一地域两次遇险两次绝处逢生,令李世民震撼:此乃风水宝地。又经仔细巡察发现:四周群山巍峨,深谷回环,林荫凝碧,奥妙莫测,易守难攻。便决定在此安营扎寨,休兵养马,养精蓄锐。他在百川汇聚的青龙寨安下了第一个大营—西营,南去主营地叁公里安下另一营地--南营,这就是今日西营镇的由来。
拔槊泉一槊成泉,流淌出了西营锦绣山川,流淌出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距拔槊泉村北约3公里处有一宽敞的山场,此处草木茂盛绿草茵茵,李世民在此圈为“养马场”。养马场南约200米的山下有一个浅浅的水湾成为饮马的地方曰 “饮马湾”。饮马湾西,是一道长约两公里宽约百米的山岭,岭上平坦宽阔,两侧悬崖峭壁,李世民在此操兵练马称为“小跑马岭”。李世民的将士在小跑马岭跑马后,就到现在离拔槊泉村西两公里的山岭上遛马曰“遛马岭”。跑马岭上究竟跑过多少马无人说清,但高耸的山岭踏城平川绝非朝夕之功。一日,李世民在小跑马岭指挥兵马操练时,被荆棘的倒齿钩扯住战袍而无法挣脱,他生气地说:今后你们别再长倒齿钩了。君无戏言,从此小跑马岭上的荆棘棵果真都没有倒齿钩 。
至今拔槊泉人保留着一个传统,只养骡驴不养马,大概是因了李世民在此跑过马皇上至尊之故。村里人世世代代无人能把马养活,即使外地马路过此地,也是必死无疑。“养马场”东侧是绝壁断崖,深不可测。据说四十年代初,曾有一队日军骑兵路过时人仰马翻全部葬身此地。据当地的老人讲,之后日军虽胆战心惊不敢再踏进此处半步,却采取了残忍的报复行动,把周边村子的老百姓抓到这里杀死后推下断崖,使之成为令人毛骨悚然的 “万人坑”,至今崖下白骨犹存,阴森可怖。再后来,有善心人士捐资捐物,在崖上建起 “真武庙”超度亡灵,祈求保佑一方平安。至今“真武庙”香火不断。
多少年来,拔槊泉的泉眼处槊痕依稀可见。如今的小跑马岭,上世纪末就被村里人开山劈岭建成了一条天街,天街两侧蜀柏成林直通进村子,像当年李世民的战马列队。2017年, 由山东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批准,投资9000万元, 开始建设拔槊泉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项目。田园综合体作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创新业态,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的一种新模式和新路径。廓庐民宿是该项目精心打造的山居精品人文美宿,地处群山之巅、名泉之畔、田园之间,命名廓庐,取开阔的乡间屋舍之意,定位为济南山居轻奢生活典范,已建成的堂庭美宿院落类型分为跃层观岫、星空观景、瞰山凝心,房间名称均取自济南七十二名泉泉名,如曉露、林汲、書院、賢清、知魚、淺井、濯纓、湛露、溪亭、雲栖。
廓庐民宿在建筑设计、空间布局和园林理念上,秉承了汉唐时期建筑风格和因地置景的精髓,软装搭配继承了唐宋时期家居理念的精华,并与现代简约禅意风格相结合,从设计微观到一砖一瓦一桌一器的摆放,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拔槊泉当地文化。无论独行静心、双人甜蜜、亲子天伦,亦或是小型商务交流,都能带给不同的人们不同的廓庐。与廓庐民俗产品同时,还推出了包括绿色农林产品户外集市、特色农林产品展销中心、乡村社区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展示中心及农业观光、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内容的拔槊泉庄园,不久将陆续开放。昔日李世民的“养马场”、“饮马湾”、“跑马岭”今日蝶变为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林文化旅游“三位一体”, 集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三生三美”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新典范。李世民与其将士在天有灵也应聊以慰藉。
拔槊泉村南山下现为积米峪村,是当年李世民屯粮草的地方。当时李世民屯兵主要在西营、南营,积米峪的粮草通过李世民亲封的“玉符河”运到西营西南的黑峪寨口—“晾米台”晾晒后,再分送到各营地。玉符河原叫清水河,是锦绣川源头,原来沙漏一到旱季河水枯竭 ,为了运粮,李世民亲封了“铜底铁河”,到现在一年四季流水不断。李世民在西营南营练兵时,将箭射到云梯山下,便留下了上箭杆、下箭杆遗迹,也即现在的上降甘、下降甘两个行政村。两个村的后山是大跑马岭即现在的济南野生动物世界,与拔槊泉附近的小跑马岭遥遥相望,都是李世民跑马练兵的地方。
积米峪现属于西营镇较大的村庄,有东崖、西崖、火窝、灰泉、黄路泉顶、孔老峪、遛马岭、弯弯地八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有六个自然村分布在拔槊泉周边的山岭。从2016年,国家省市区投资上亿元实施村庄整合,山上祖祖辈辈茅屋草舍的自然村民即将鹞子翻身整体下山搬迁到山下的楼房。
西营镇许多村名地名都与李世民有关联,好多传说中的故事好像都有遗迹可寻。除了西营、南营等少数行政村外,大部分行政村像积米峪一样都有好多自然村组成,最小的自然村有一户或几户乃至几十户人家,这些小山村像葡萄一样一嘟噜一嘟噜分挂在山顶或半山腰。此种情形除因了山区地理位置特殊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与李世民有关,那就是西营各村的姓氏繁杂,相传是当年李世民的残兵散将隐姓埋名遗落在此之故,其后代生生息息繁衍成今天的小镇。
今日西营原始生态保存完整, 成了真正的休闲氧吧:山清水秀, 林茂果丰,风光旖旎,空气怡人。全镇林木覆盖率、荒山绿化率、 植被覆盖率、负阳离子浓度均居济南第一。人称济南的“绿肺”和“天然氧吧”。成为济南市生态环境最好及山东省最宜居乡镇。早已作古的皇朝天子可曾想到:西营是他休养生息后荣登皇帝宝座的奠基?!可曾想到:当年他绝地逢生的藏身处千年之后的模样?!。
【作者简介】王青兰,女,济南市历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其文学作品小小说《山村牛仔裤》、《婆婆是个老来俏》、《醒着的梦》、《春光图》,散文《初冬的小河》、《网》、《栗花飘香》、《哥哥》、《消失的庄园》,诗歌《春雨》、《夏日的荫凉》、《眷恋》、《天之井》等在诸多知名文学刊物或报纸副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