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送白塔寺菩萨井民权居士往生极乐
文/尽心了便无悔(刘代臣)
又见秋风起,韶光未肯停。
桑榆空自老,松柏为谁青。
圆日连山寺,归云入画屏。
依稀钟鼓响,齐诵往生经。

老师的精彩点评:
这首诗整体中规中矩,是很完整的悼念之作。
首联写事件发生的时间,稍微流露出惆怅。
颔联写景,写近景,为抒情埋下伏笔。较之首联更加惆怅。
颈联继续写景,写远景,跟颔联有一点点重复,但是景深不同,另外就是,颔联是单纯的诗联,颈联是抽离句;颔联是非常帖题的诗联,颈联却貌似不带感情色彩的抽离句。

颈联貌似不带感情色彩的抽离句,只是貌似。颈联有三境界的意味。
第一看山是山。
对句的归云,把离世的居士,形容为归去的云朵,从人间回归,归去天界,归字用得很恰当。
第二看山不是山。
从整首诗里抽离来看,
圆日连山寺,归云入画屏。是可以脱离这首诗独立存在的对仗句,也是可以悬挂在别人家书房,厅堂里作装饰的诗句,丝毫不必胆怯。
这个是最关键的,一首悼亡诗里,居然会有不带感伤气息的句子。如果只是单看这一联,如果不知道这整首诗,难得不可以悬挂在书房作装饰吗?归字非常乖巧可爱,云朵飘出去不是流散了,居然还会飘回来,太讨喜太可爱了。
第三看山还是山。
出句的圆是圆满,也是圆寂,对句的归是归去,回归,佛家不避讳生死,有些豁达的老百姓家里也不忌,民间有白喜一说,颈联是悲伤的也是喜悦的,是起伏的也是平静的,到底怎样全凭读者定夺,这是颈联的变幻之美。

尾联中规中矩,佛门弟子自然与钟鼓相伴,有人逝去都是念的往生经,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情节和事件,也是一首诗最正常的收尾。没有惊艳也没有错误,就是中规中矩的收尾。
尾联有些平淡,但整体无误。颈联抽离大放异彩,圆和归是俗语也是禅语,难得佛家俗家都照顾如此周全,颈联为通篇加分不少,可喜可贺。

邮箱地址:
①515659347@qq.com
②bdjlldc@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