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 淼之龙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简报
(第九期)(2019年9月1日发布)
一、本院研究员与“东方诗风”成员积极报名参加襄阳年会,迄今已经超过30人,为历届年会人数最多的。年会将于本月22-28日举行,襄阳作协方面为此已经做了周到的安排,报名参会者行前也将充分做好关于襄阳历史文化的知识储备,以期获得预期的行吟成果。
二、8月28日的《文艺报》(中国作协机关报)发表资深教授、知名诗歌理论家吴欢章先生文章《贺敬之对新古体诗的探索:未始不是一条新路》,其中阐述新诗形式问题,指出“诗体是诗艺的重要载体,究竟建设什么样的诗体,才能符合现代生活表现和现代人审美要求,这是百年新诗始终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历史课题。”他将“广大诗人一直在进行的多样化探索”,概括为几种历史的趋势:一是自由体新诗的探索;二是格律体形式的探索;三是民歌体新诗的探索;还有一种“半格律体”的创作。下面是关于“格律体形式”的论述:
“为防止和纠正新诗的散漫无章,在上世纪20年代中期,以闻一多和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派诗人,提出新诗须有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主张节的整饰,字的均齐、音顿的和谐,以此来建设格律体新诗。在这种诗学理论影响下,曾经产生过不少艺术成果。延续这种诗学脉络,到50年代诗人何其芳又提出了建立‘现代格律诗’的主张,以有规律的韵律来增强诗的节奏性。虽然起起伏伏,但对格律体新诗的理论探索和创作实验一直后续不绝,近期重庆格律体新诗研究院的成立,就是这种历史趋向的一个新的例证。”
这就说明,本院成立本年来,通过各种活动,已经产生较大影响,取得积极的效果,值得欣慰。此消息在网上发布后,本院同仁深受鼓舞。
三、从21期开始,本院与“东方诗风”论坛合办《东方诗风刊物》。此刊第22期已经齐稿付排,将于襄阳年会首发,作为礼物赠予襄阳朋友。
【报】重庆市诗词学会会长、副会长,中共支部
【发】全体研究员(通过微信群)
重庆市诗词学会格律体新诗研究院
(万龙生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