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连社,网名瀛洲居士。《诗词吾爱》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沧州市作协会员。
钟情诗歌散文,尤喜《易学》。 感喟于汉字音韵的抑扬顿挫,惊羡于汉文内涵的博大精深!喜欢用字跳舞,以诗绘画。惬意与诗文谈情说爱,共襄今生今世。
《感悟螽斯》七绝五首
《诗经·国风·周南·螽斯》,显而易见是写多子,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象征多子。到底是是歌颂还是直陈生育现象,是写宫廷后妃的生育状况,还是表达黎民百姓的生育观念,已经没有争议的必要。
史学者认为,从尧舜时期就已经有了多子多福的烙印,从“文王百子”的传说中,也可见一斑。然遗弃子孙、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的社会现象也偶有发生,后稷就是鲜明的例证,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历史根源。
当下的计划生育,可谓一项国策,人们的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有的夫妇只求一孩,个别的还选择了终生不育。所以说历史长河本就是弯弯曲曲的,不必泥古不化。
蝗虫也罢、蝈蝈也罢,此乃高产动物。“宜尔子孙”还真是一个巧妙的比喻,是褒是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任其自然。
《螽斯》重章叠句的歌咏形式,循坏往复的意蕴,很有借鉴的价值。对于多子多福的观念,还是要跳出它的局限性来理解。感悟此诗,重在艺术。当然,人者无论多么高级,也不能逾越“动物”的范畴,“螽斯”现象不啻为人之现象,也必然是此一时彼一时,绝不可能永久的追求“振振、绳绳、蛰蛰”。

这正是:
(一)
螽斯洗耳诜诜颂,衰落扬升独慎明。
四十成康周室易,年轮八百少安生。
(二)
螽斯洗耳薨薨颂,成败兴亡独慎明。
即墨田单由少胜,武王牧野史威名。
(三)
螽斯揖揖连三颂,倾轧纷争独慎明。
百子文王封地制,诸侯乱起世人瞠。
(四)
螽斯洗耳薨薨颂,成败兴亡独慎明。
曹魏兵员多益善,奈何诸葛一风平。
(五)
螽斯多产而昆众,福祸祥凶独慎明。
以食为天黎庶本,千朝百代冀精英。

附《诗经·国风·周南·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2019/9/3)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