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普通人唯一可以奴役的是孩子,管孩子唯一能体现自己地位和权利”对此你怎么看?
原创:随笔
作者:道之
看到这个题目,我的心隐隐作痛,一股莫名的力一下子撞开了记忆的闸门。
生于七十年代及以前时代的农村人深有体会,绝大多数的农村父母对孩子缺乏爱的表示,他们老是为生活发愁,老是板着脸,老是恶言恶语的训斥呵斥孩子。

那个年代的普通人爱吵架,跟自家人吵,跟邻居吵,跟村里人吵,男女老少总有吵的时候,总有吵的对象,总有吵的理由。
天天都被莫名的燃起口角的导火线,两个人像两挂鞭炮一样噼里啪啦放一阵子污言秽语,不堪入耳的话了,直到口沫横飞 ,精疲力尽。
我非常厌烦那些吵架的人,也害怕那些吵架的人,村里那些大人们对自家的孩子不友好,对别人家的孩子也白眼相对。
大人对孩子们的态度很恶劣,不是打就是骂。小学生放暑假,在酷暑下,有的要去放牛,有的打猪草,有的上菜园子干活。
那时候的农村人没有什么文化,脾气都很臭,对孩子缺乏爱心,指示孩子干活,不管这活是不是孩子愿意,能不能胜任。
现在年轻的父母总怕孩子累着,那时候父母一定要培养勤劳肯干活的孩子,不干就打,顶嘴反抗就被揍一顿。

我最怕夜晚到离村二里地的打谷场看守谷子,稻场在铁路旁边,田野里都没有什么人,父亲回家吃饭洗澡,让我一个人呆在稻场看守刚打的稻谷,铁道边都有灌木丛,影影绰绰怪吓人的,天上有月亮,照的稻场很亮,不远处的池塘里偶尔几声响动,吓得我的心砰砰直跳。
我现在想来,我父母真是放心,把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留守在四下无人的谷堆边的稻场上,他们担心谷子被偷,却从未担心我的安危,我怕歹人发现只有我一个人在照看谷子就躲进草垛里,心里惊惧到极点,这种恐惧和紧张印象深刻,直到父亲的出现,我欢喜的跑回家。

我们这一代的童年都在干活,农忙季节更是与父母同心协力抢收庄稼,干不好还没骂一顿,不想干也得干,干不动也得干,所以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忍耐性和意志力都很强 。
等到我当了母亲,很惭愧也很愚昧的行使当父母的权利,对孩子感兴趣的电视剧《屠龙刀》反对他看,就蛮横的关掉电视,不愿意孩子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出去玩,就把他锁在家里,孩子弹玻璃球误了作业,就把他赢来的一百多个玻璃球全部扔到垃圾桶里,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那时候觉得孩子不听话,不顾孩子的想法,采取极端的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强制措施,现在回想起来,是自己不懂教育,不懂正确引导和适当的沟通,没有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看问题,结果闹出滑稽可笑的行为。
不过现在无论城里还是乡下的大多数孩子都很幸福。
很少有为父母当童工的。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