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地分居 只为贫困户过上好日子
------来自内蒙阿尔山扶贫干部陈阳的夙愿
作者 女人花
当早春第一缕阳光带着猩红,照亮五岔沟小镇时,党委扶贫办公室的灯光越加黯淡,加班工作直到凌晨4:00点的扶贫干部陈阳,终于完成了全镇39户贫困边缘户的基本信息的再精准核实归档,一种小有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冲刷掉了一夜的倦意。这是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五岔沟镇扶贫助理陈阳,在“精准扶贫战场”上打赢的又一次小战役。
上 篇
赤诚之心 许党许民
扶贫路上无小事,每个小事情乘以200多贫困人口就是大事。“在新时代扶贫攻坚这场亘古未有的战役中,扶贫助理就如同一粒沙那样微不足道,然而这无数粒沙凝聚起来,就会为贫困群众铺就成通往小康目标的平坦大道。
身处扶贫攻坚最前沿、担负脱贫攻坚任务推进落实的参谋助手的陈阳同志,对自己职务的理解,始终都像在部队那样的朴实无华。陈阳曾经的梦想:“好男儿志在军营,报效祖国”。
2012年他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当年就如愿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士兵,服役于沈阳军区后勤联勤部,职责是为部队演练和作战储备提供各类装备、战备物资。在部队大熔炉里,锤炼了他90后攻坚克难的钢铁意志和毅力,曾任副班长,担任外语学习辅导员,期间获得优秀士兵、读书标兵的荣誉称号。
2015年退役回到地方后,适逢取消了军人“安置节目”,当年随即报考了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考试,并以笔试、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兴安盟阿尔山市最西端的五岔沟镇党委,成为了一名国家公务员。一走上工作岗位,就用自己的一副“肩膀”扛起了扶贫助理的重担,为脱贫攻坚奉献出自己的一捧“肝胆”。其实,扶贫助理的岗位在全国每个贫困乡镇均有一名,虽名不见经传,但也不可或缺,基层乡镇扶贫工作中的大大小小的事务,都会落在助理一个人的肩上:小到表格记录、贫困户明白卡、贫困户的识别、建档立卡的软件、编发简报、报送信息等等,大到制定全镇精准扶贫计划和精准施策措施、效果如何进行跟踪问效,为此,陈阳几乎每天工作时间最低达到12小时以上。这些看似不大不小的事情,其实背后需要有一颗真心、责任心和耐心,他将扶贫攻坚的重点落在了精准上,从小处着手,将200个贫困人口所有的基本情况,包括贫困户家庭住址、贫困人口数、致贫因素等,没用几天时间,就精准的烙印在他的脑海中,每当有需要查询这些基本信息数据时,陈阳就成了贫困户档案的“活字典”,张口即答,就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基本信息,却是确定精准脱贫思路的基础和依据,攻坚战略架构的界定尺。
很快,陈阳成了较为优秀的助理和参谋,这不仅靠的是记忆,事实是与他平时经常到各家各户深入了解情况有关,来到该镇他就把自己当做一名“村里人”,为吃透“精准”二字的含义,他经常奔波于第一线,进村入户,嘘寒问暖,问计于民,与贫困群众打成一片。他经常是白天入户,夜晚整理下村收集各种信息,实现了贫困户一个不漏,非贫困户一个不进,贫困原因个个门清,帮扶措施户户有效,这样一干就是三年多。对此,家人和朋友才揭开了工作忙之“谜”。(待续)
主人公档案:
现任内蒙古阿尔山市五岔沟镇党政办主任、扶贫助理。爱好体育,爱好文学,善于公文写作,大学本科学历,大学生士兵退役,2014年9月参加工作。连续两年评为市级扶贫工作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获优秀公务员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