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2020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成绩的公布,社会再一次出现了几家欢喜几家愁的情况。在考研中发挥比较好的同学,自然是高兴万分,但那些在考研中失利的同学,则捶胸顿足。
就此问题,记者采访了云南师范大学MPA中心吴剑平副教授。
吴教授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经济发展和就业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考研,进行学力提升。这导致了研究生报考人数的暴增和录取难度的增加。2020年全国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341万,但参照2019年,全国研究生录取人数只有60多万左右(包含推免生),录取的比例只有17%。也就是说83%的考生,事实上是没有办法踏入硕士研究生门槛的。如果没有考上的同学,也应该放松心态,毕竟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方法,不是只有考研这一条路。
说到考研,通常大家是以在校学生为主,但记者也注意到,近年来社会在职人员也慢慢地出现在考研队伍中。对此云南专硕之家运营总监高豪给了详细剖析。他表示,从2017年起,考研中的在职人员比例,已经有很大幅度的提升。2020年,在职人员比例已经超过了48%。在职人员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平衡工作、学习甚至家庭的关系,学习时间难以保证,相对于在校学生,其失败率更高,造成了较大的社会资源浪费。因此,在职人员考研要认真考虑,千万不能盲目从众。
高豪认为,在职人员虽然学习时间没有在校学生长,但在攻读硕士中,有一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可以以同等学力身份申请硕士学位。通常同等学力申硕需要三年工作经验,因此在校学生无法申请。相对于统考研究生而言,同等学力申硕有两大优势,第一免试入学,符合条件就可以申请免试入学,第二同等学力申硕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以较好地平衡工作学习和家庭两者之间矛盾。
据高豪介绍 从历史经验上看,一个国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学历要求也越来越高。考研似乎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但我们要知道高学历并不能与高能力划等号,在学历提升的同时不断优化自身能力,才是真正的应对之策。最后,读研只是生活中的一种手段而已,应该理性看待,不应将此看成是人生的目的,更不能为了考研而考研。(记者:罗守松)
责编:罗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