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政头条讯(李万全 通讯员 王世超尤雅)“现在的日子真是几年前不敢想的,去年出栏21头生猪,收入有9万多元呢,苦日子总算是熬出头了。”4月19日,宝丰县杨庄镇柳沟营村贫困户赵金平说道。
赵金平的妻子宋爱琴高度近视,患有二级残疾,女儿赵燃刚出生时右手臂神经损伤被鉴定为三级残疾,由于长期为家人看病,欠下了大量债务,生活异常困难。2017年12月,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何能改变家中现状,摆脱贫困户的“穷帽子”,这是一直困扰着赵金平的问题。当从村干部口中了解到发展养殖产业扶持政策后,他便产生了强烈的养殖意愿,但同时他深知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之前也没有养殖的经验,家里现状更是经不起半点儿折腾,搞不好会越来越穷,一时的冲动过后,他心里悄悄犯起了嘀咕,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柳沟营村支部书记张建坡知道他内心的顾虑后,主动为他打气:“你放心干,村里和镇上支持你!村镇出一部分,为你购买3头老母猪,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向村里提。”村干部的鼓励逐渐打消了他的顾虑。
“镇里还聘请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为俺们这些有养殖意向的人集中免费培训,如何科学养殖,咋选饲料、啥时候喂饲料最好、一些常见疾病咋预防、咋解决,老师讲的可细致了。政府出钱又出力,俺们还有怕啥的。”谈起自己脱贫致富的经历,赵金平喜笑颜开。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赵金平的心声,不仅是他勤劳致富的真实写照,更是杨庄镇扶贫产业开花结果的缩影。
杨庄镇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在认真落实宝丰县产业扶贫政策的同时,积极安排各村开展摸底排查工作,把有意愿、有劳动能力、有种养条件的贫困户列入重点培养对象,通过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引导广大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在产业扶贫的统领下,紧紧抓住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不断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走出一条稳定可持续的产业扶贫之路。
监制:齐纪民
责编:刘春生
编辑·制作:叶子龙